那些年,和妹妹張姝一樣,張亮也並不是父親喜歡的,因為他總是維護母親,經常站出來反對張木匠去找女人,有幾次差點打起來。
十幾歲的張亮,已經長成了一個叛逆的少年。
張木匠已經管不了張亮,也不敢管張亮,但心裡早已經不喜歡這倔強叛逆的兒子。
父親張木匠雖然有點手藝,經常在外做點木工兼泥水工謀生,但家裡的經濟狀況一直捉襟見肘。
張亮的母親張嫂每天早出晚歸,辛勤勞作,為了孩子們的生活辛苦忙碌,但也總是樂觀開朗,無怨無悔。
張亮是家中的長子,從小就被寄予了厚望,但他卻面臨著父親的不理解和母親的擔憂。
1999年的一天,14歲初中畢業的張亮,突然揹著書包回到了農村,他向張木匠和張嫂宣佈,從今以後永遠不再讀書了,回家來當農民。
張嫂急得直哭,好說歹說,張亮就是聽不進去。
“你不是已經考上高中了嗎?為什麼突然就不讀了呢?”張嫂一再追問原因。
張亮有些不耐煩地說:“是我自己不讀的,讀不下去,不想再讀了。”
張木匠也在旁邊,但他一言不發。
張嫂是一個很細心的人,她知道兒子從小都很喜歡讀書,學習成績一直都很好,而且已經考取縣一中,不可能突然說不讀就不讀了,肯定是有原因的。
她沒有再當著張木匠的面盤問下去,想讓張木匠不在家時,再詳細詢問情況。
於是她就讓張亮先去帶弟妹,她先將手頭的活計忙完再說,反正總不能這樣就廢了孩子的前程。
待張木匠離開後,張嫂趕緊找到張亮,繼續向他詢問為何突然不讀書了。
張亮一開始還是什麼也不說,還是重複前邊說過的話,但經過張嫂的反覆緊逼,沒辦法只好向母親說出了實情。
原來是張木匠不讓他再讀高中了,即使考上了大學也沒有錢供他,讓張亮早點回家幫父母維持這個家,帶好弟妹。
張嫂聽後沒說一句話,呆呆地坐在那裡不動,眼淚止不住地往外流。
張木匠性格剛烈,對大兒子張亮總是不太滿意。
他希望張亮能早點輟學,幫家裡幹農活,減輕家庭負擔。
有一天,張木匠酒後回家,滿臉怒氣地對張亮說:“你看看你,整天就知道讀書,啥活都不會幹!你要是再不聽話,我就讓你媽去給別人當保姆!”
張嫂聽到這話,眼淚瞬間湧了出來。
她緊緊抱住張亮,輕聲說道:“孩子,別怕,媽媽會保護你的。”
張亮默默地聽著,心裡五味雜陳。他知道父親的辛苦,也理解母親的擔憂。
從那以後,張亮就不想再讀下去了,他一直想早點回家幫母親幹活,減輕一些家裡的負擔。
從此張亮回到了農村,那年他才14歲。
一個14歲的少年,從此開始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
每天天剛矇矇亮,張亮就起床幫忙餵雞、挑水,然後偷偷找時間自學高中的課程。
每天的學習任務都是固定的,完成後他又會幫母親幹農活,直到天黑才回到家中。
儘管身體疲憊,但張亮的心中始終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
雖然家裡的條件有限,但張亮總是想方設法借書來看。
鎮上有一座小小的圖書館,每週開放一次,張亮幾乎每次都會去。
圖書館的管理員看到張亮如此熱愛讀書,便常常多借幾本書給他。張亮如飢似渴地讀著每一本書,從文學到歷史,從科學到哲學,無所不包。
每天的學習任務一完成,張亮就會先幫家裡幹完農活,然後又坐在昏暗的燈光下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