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曾經是一個充滿歡聲笑語的大家庭。
張嫂在世時,她就像一根定海神針,將整個家庭凝聚在一起。
然而,隨著老人家的離世,這個家庭逐漸被陰霾籠罩。
張木匠,在老伴離開後,曾一度沉默,陷入了深深的悲痛、自責與內疚之中,無法自拔。
他開始變得沉默寡言,對家裡的事情也不再關心,到後來乾脆將自己藏在了房間裡,不見任何人。
張亮還有兄弟妯娌們,因為母親葬禮的一擔子事情,產生了隔閡,父親則不聞不問,很多事情沒人拍板,只能停擺在那裡。
而張二貴、張飄飄則乾脆帶著老婆,去幹自家的活了。
冷胖和張雨眉躺平在自己的房間裡,還有他們的女兒、兒子也都什麼也不做,也都躺平了。
張亮組織建好了母親的靈堂,來來往往的客人、親戚、朋友,所有的應酬,家裡的雜七雜八的事情都交給了張亮和李淑萍。
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張亮只得與四弟張實蕭、小把式、李淑萍一起,共同應對家裡的一切。
張亮看著這個曾經溫暖的家,瞬間變得支離破碎,心中滿是痛苦。他知道,如果繼續這樣下去,這個家就真的散了。
張亮在不盡的痛苦之中,回憶著母親在世時的點點滴滴。
他彷彿聽到了母親對他說:“阿亮啊,你一定要撐起這個家,不然就散了。”
張亮在心裡想,母親一定不希望看到張家現在這個樣子。
他與張實蕭硬撐著,牽頭帶著大家一步步往前走,想盡一切辦法,最終辦結了母親的葬禮。
之後的一段時間,張亮決定要改變這種家人之間支離破碎的狀況,他知道這將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
他首先從張飄飄和張二貴入手,因為他們之前表現的情況最為嚴重,只顧自己的家裡事,不管不問母親的葬禮事情。
每次事情之後,張亮都會耐心地找他們談心,推心置腹地與他們溝通。
摘瓜事件和草莓事件之後,兩兄弟對大哥就很有意見,但經過張亮的耐心教導,他們的思想開始有了一些轉變,在後續的工作中也配合作了一些事情。
都是一個孃胎裡生的親兄弟,張亮的話雖然簡單,但卻觸動了二弟和三弟的心絃。他們開始逐漸減少了逃避的次數,並且在張亮的幫助下,重新認識了自己的責任。
對於五弟張雨眉,張亮也沒有放棄。
他經常去五弟家看望他,幫他關照孩子的學業,將大女兒帶到縣城讀小學、初中和高中,極大地分擔了家庭的負擔和壓力。
在一次家庭聚會上,張亮當著全家人的面說:“小弟,不管以前發生了什麼,我們都是一家人。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我們一起面對,能幫的一定會盡力幫你,這也是母親生前交代過的事。”
張雨眉聽了張亮的話,淚水在眼眶裡打轉,他感受到了大哥的真誠和家庭的溫暖,心中的隔閡也開始慢慢消除。
在家庭關係逐漸緩和的過程中,張亮想到了一個主意。母親生前住過的房子,因為年久失修,已經變得破敗不堪。
張亮決定重新修繕這座房子,將它變成一個家庭紀念點,讓母親的精神永遠留在這個家裡。
他的這個想法得到了家人的一致贊同。
於是,張亮開始四處籌集資金,同時自己也學習建築知識,參與到修繕工作中。
在修繕過程中,每一塊磚瓦的選擇,每一個角落的佈置,都傾注了張亮和家人的心血。
他們在房子裡擺放了母親生前的照片,還有一些她用過的舊物件,如針線盒、老花鏡等。
這些看似普通的針線盒、老花鏡等東西,卻承載著對母親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