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人的爭持中,汽車緩緩駛進了煙臺的慶餘造船廠,這是一座小型船廠,不過船廠雖說卻也接到了海軍的定單十艘千噸登陸艦,從天津直至連雲數十座造船廠內,數以千百計的登陸艦、登陸艇正在製造著,這並不是什麼秘密。
在船廠的船臺上,看著那正在建造中的登陸艦,作為一名造船工程師的臉上卻沒有什麼笑容,他只是依如過去一樣,監督登陸艦的製造。
“造這麼多登陸艦,有什麼用?”
看著眼前這艘一週後即會下水的登陸艦,的唇邊忍不住嘀咕一聲,多達200艘登陸艦和1752艘登陸艇早在年初就已經下達了定單,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造這麼多登陸艦隻有一個目的登陸日本。
但作為海軍艦政處的工程師,向國華卻有著一些外人所不知的渠道獲知一些資訊,比如,艦隊僅定造了7艘大型驅逐艦以及14艘中型驅逐艦,還有一些輔助艦船,對於駐於本土的第三艦隊來說,現在登陸艦艇遠多過軍艦,數量龐大的登陸艦船在沒有護航的情況下,又怎麼可能登陸日本呢?
“好了,別抱怨了,現在北平和南京差不多,南京把重整陸空軍的希望寄託在美援身上,北平則把重整海軍的希望放在美援上,造這麼多登陸艦,還不是為了未來同第一動部隊匯合,然後配合美國海軍登陸日本本土!”
“那得先等美國人打敗帝國海軍,出現在黃海才有可能!”
在關東軍司令部內,面對參謀長的問題,情報參謀用一種頗為自信的口吻說道。
“中國華北方面製造登陸艦艇,始於今年年初,這是依據中國方面的情報分析,他們認為,在美國參戰後,美國製造的登陸艦艇將主要用於歐洲以及太平洋,因此將很難向其提供援助,而在中美海軍協議達成時,美國亦提供包括航母、巡洋艦、驅逐艦,但卻鮮有登陸艦艇,所以,就此判斷,中國要大規模製造登陸艦艇的目的,在於未來配合美軍對帝國本土實施作戰!”
情報參謀的分析讓石原莞爾的眉頭微微一皺,而梅津司令官則在一旁詢問道。
“那麼,現在中國方面突然加快登陸艦的製造,又有著什麼含意呢?他們會不會實施登陸作戰?”
儘管在過去的年間,日本在華情報構多次遭到重創,但是依然有眾多渠道獲得情報,在中國的船廠紛紛加快登陸艦艇建造速度的第一時間,關東軍司令部就獲得了這一情報,而他們立即在第一時間意識到了威脅。
“閣下,我想這個問題,可以由海軍的吉川少佐回答!”
將這一問題丟給了一旁的吉川慶一少佐,情報參謀坐了下去。
“我們認為,中國方面加快登陸艦的製造,極有可能同海軍在中途島的受挫有關……”
儘管對於普通國民來說,中途島的慘敗還是個秘密,但在這間會議室內,卻可以直接的道出,作為海軍方面派於關東軍與其協作的情報參謀,吉川慶對目前所掌握的情報一一加以分析。
“他們或許認為,隨著我軍在中途島,美軍極有可能在明年奪取戰場主動權,若是到時他們無法提供足夠的登陸艦,恐怕很難配合美軍作戰,”
“那麼,眼前會有什麼威脅嗎?”
石原莞爾朝著這位海軍少佐看了一眼,又沉聲問道。
“對滿洲會不會有什麼威脅?”
“閣下,根據我們所掌握的情報顯示,華北軍第三艦隊第二動部隊僅只有十六艘千噸級護航艦以及三艘驅逐艦,即便是其獲得中國中央第一、第二艦隊支援,恐怕也很難為登陸部隊提供掩護,再者就是以帝國海軍的實力即對可能的登陸行動造成的威懾,這是中國方面需要考慮到的現實問題,我相信,至少在其與美海軍匯合之前,其是不可能實施登陸冒險的!”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