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縣令今年還是沒有回京城過年,祖父來信隱隱告誡他,過了年有可能有調令來到武縣。
朝中的吳王黨、楚王黨全部連根拔起,朝中的官員調動頻繁。
太上皇子嗣不豐,除了太后所出的兩個嫡子,就只有一個庶出的公主。
曾經吳王和楚王的封地,都成了燙手山芋。老祭酒大人最擔心的就是把趙縣令調到幷州或通州當知府。
聽起來是從七品升到了四品,可那個亂攤子怎麼收拾?
趙縣令躊躇滿志,想當初他剛來武縣時,是何其艱難?這麼多年了還不是把四大家治理得妥妥當當!
去了通州或幷州,做出成績了,回京城後就是直接入了內閣!不貪首輔之位,六部還是沒有問題的。
只是可惜了,顧甲和陸宴的茶園才剛剛起步,要是再過兩年,顧氏茶葉在自己的管轄下興起,自己就能直接調回京城了!
柳樹村的鐵頭犁被傳得沸沸揚揚,等過完年,也得親自去看看,以圖大力推廣。
就是沒有耕牛,人拉著鐵頭犁耕田,也比用鋤頭挖田翻土強。
趙縣令正在用六君子練習泡茶,就見管家進來了。
“老爺!茶香園剛才又送年禮來了!這是禮單,請過目!”管家老趙恭敬的雙手呈上禮單。
趙縣令微笑著接過禮單,去年顧甲安排徒弟送來的野味,整整吃了一年。
呵呵,豬肉一百二十斤,大鵝四隻,雞四隻,澱粉六十斤,板栗六十斤,茶葉十斤,麥芽棒棒糖二百個,糖水就糖水,還整個棒棒糖,趙縣令笑了。
管家告退後,趙縣令拿起茶杯飲了一口茶,低聲輕笑:“顧辰風,顧秀才!改名顧甲,還是這麼出挑。文武雙全,連種田、種茶葉也能拔得頭籌!”
章夫子捋須把送年禮的雲昭送出縣學門口,目送著一身青衣錦袍的雲昭被扶上了馬車,章夫子才閒庭信步回了住所。
桌上擺著六樣年禮:一塊豬肉、一隻殺好的鵝和一隻雞、一罈酒、一罈麥芽糖、一包澱粉。
雲昭剛才還和夫人詳細講明瞭澱粉的用法,麥芽糖泡水喝比紅糖口感好。
章夫子沉思著,顧小娘子能幫雲昭準備這麼體面的年禮,足見此女對雲昭的心意。
雲昭的衣、鞋都富貴,筆墨紙硯都好了很多,只希望他兩人能長長久久,就像老夫和夫人一般!
送完四位夫子的年禮,雲昭去縣衙領了二兩銀子,就隨同大公子一起返回柳樹村。
經上次在錦瑟銀樓的風波後,雲昭深切體會到了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自己還是深居簡出為好!
猶記得去年來給夫子送禮,轉眼又是一年。雲昭從車窗裡看著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聽著街上各種各樣的叫賣聲,縣城裡一派繁榮景象。
出了東城門,沿路都能看到匆匆忙忙的農人身影,雖然是官道,馬車也很顛簸,大公子駕駛馬車已經很謹慎小心了。
只有進入了柳樹村的道路,彷彿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平坦的青石板路,路兩邊種好的桃樹,到了明年三月,該是何等美麗景象!
大公子說家裡在清水巷也置辦了宅院,只是念念不喜歡住在城裡,喜歡茶香園。
自從念念家裡搬來茶香園後,柳樹村發生的變化太大了,家家都能存下十來兩銀子了。就是阿爹以前打獵,也很難存下十兩。
到了明年或者後年,柳樹村裡家家戶戶都會蓋青磚青瓦的房子了。
是念念家給柳樹村帶來了新的希望,新的生活!
從京城到武縣,岳父看得多,聽到的也多,非一般人的閱歷,看淡功名利祿。岳父雖是武者,但通身散發出儒雅之風!
雲昭微笑著,遇上念念,能得岳父的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