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裡,就開始做土豆澱粉。
土豆澱粉的做法和紅薯粉一樣。土豆洗乾淨,切成丁,放在石磨裡磨成漿液。
漿液放在棉布裡,用清水洗,多擠壓搓洗幾次,等土豆渣洗清水後靜置一晚,第二天倒掉清水,水桶底或盆底就是白白的澱粉了。
曬乾後,敲碎,就是方便存放的澱粉了。澱粉同樣可以做粉條,土豆的出粉率和紅薯一樣,十斤土豆出一斤澱粉。
顧念和空青、冬忍一起每天在家裡製作澱粉。
大慶現在是戰亂後的休養生息階段,聽說很多州府都是食不果腹,賣兒賣女了。
每天武縣的街頭都在談論幷州和通州的亂象,百姓慶幸自己不是生活在幷州、通州之餘,又害怕別的州府的流民會湧來武縣。
一時之間,城裡每天都是人心惶惶。
每天在菜市場,提著籃子買菜的嬸子、大娘們都在低聲的交談。
“胡大娘,聽我鄰居說他幷州的親戚把女兒賣了換粗糧呢!天爺啊!怎麼這麼狠心咧,親骨肉啊!就狠心換了糧食!”買菜的嬸子遇見了老熟人胡大娘,兩人一起攀談起來。
“唉喲喲!遭孽啊!”胡大娘拍著胸口壓驚。“拿孩子換糧食,這怎麼吃得下去啊!”
“還不止呢!”又一個提著菜籃子的嬸子湊過來了,壓低聲音,小聲說,“我聽說啊!幷州都沒有青壯年人了,都被抓去當兵,打仗都打死了!”
“天爺啊!真的還是假的?不會抓兵抓到我們武縣吧?”旁邊圍過來更多的買菜的嬸子。
“仗都打完了!你們不知道新皇帝上位了嗎?”一個專門打聽八卦的嬸子一臉得意,“仗沒打到我們這裡,聽說是鄭王爺把官道堵了,不讓亂兵過來!”嬸子一臉得意,“王爺知道吧?就是我們這裡最大的官!”
“哎喲!王爺太聰明瞭!得虧把路堵住了,不然賊兵來了,可如何是好!”
……
這樣的交談,每天四個菜市場都在上演。城裡各家各戶的女人就像情報員一樣,東市打聽的訊息傳到南市,西市的訊息傳到北市…
這是去年逃離渚陽時,顧念就知道的結果。雖然是意料之中的事,顧念還是覺得很悲傷。身處皇權社會的無力感,不是她這個後宅女子能改變的。
顧念只能就地取材,每天尋思著能不能做出一些幫助農戶,改善農戶生活的辦法來。
只是每日閉門不出,也是無計可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