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六年三月
楊康開始了自己改革,首先將戶部改拆分為財政部和稅務部,實行收支分離。
將工部拆分為交通部,城建部,水利部。此令一出,朝堂瞬間炸開了鍋。
左相完顏齊美眉頭緊皺,率先出列,拱手道:“太子殿下,我大金立國至今,六部規制沿用已久,如今貿然拆分,臣恐會致政務混亂,還望殿下三思啊。”
完顏齊美身後,數位老臣紛紛點頭附和,神色間滿是憂慮。
而年輕氣盛的兵部侍郎趙霖卻站出來,激昂陳詞:“殿下此舉,實乃遠見卓識!如今我朝經濟發展、民生建設日新月異,舊有架構早已難以應對。
拆分戶部,收支分離,能讓財政管理更明晰;工部細化,各司其職,利於各領域高效推進。臣願全力支援殿下改革!”
吏部尚書紇石烈良弼目光閃爍,不緊不慢地說:“改革雖好,但各部職權劃分、人員調配,皆是難題。
若處理不當,新舊銜接不順,必生禍端。”紇石烈良弼這一番話,引得不少大臣低聲議論,面露猶豫之色。
民間百姓,起初多是不解。茶館裡,一位老者搖頭道:“這朝廷的事兒,咱平頭百姓弄不懂。只盼著這一改,日子能好過些。”
一旁的年輕後生卻接話道:“管他咋改,只要能把路修得更好走,房子建得更結實,咱就擁護。”
一時間,百姓們懷揣著好奇與期待,觀望著這場改革的走向 。
不過總歸是坑增加了,對於各位官員來說職位增加就是升遷機會增多。
隨著改革推進,反對改革的完顏齊美等官員,在朝堂與官場中遭遇了未曾預料的狀況。
起初,完顏齊美雖堅持己見,可每次在朝堂上提出反對,年輕官員們都據理力爭,且隨著時間推移,原本附和他的老臣,也因各種原因漸漸不再堅定。
回到府邸,他滿心煩悶,本想從下屬處尋得支援,卻發現府中氣氛異樣。
下屬們往日對他恭敬有加,如今卻在他面前欲言又止。
一次,他偶然聽到幾個幕僚私下議論:“大人再這般固執,怕是要自絕於眾人了。”
“是啊,如今新部門成立,多少人盯著晉升機會,大人卻非要阻攔。”
完顏齊美心中一震,沒想到自己的堅持,在下屬眼中成了阻礙。
完顏齊美心中閃過一個可怕念頭,阻人前途如殺人父母,自己堅持好像沒有什麼用,完顏康這招太狠了,這是花錢買官聲。
其實楊康也有自己考慮,不全是為了買官員,隨著生產力提升,尤其是工業化之後,事情增加很多,確實有需要增加管理崗位。而且政府財力增加也能支援設定更多官員管理。
與此同時,為了新部門的人員選拔與職權劃分,朝廷組織了多場研討會議。
完顏齊美驚訝地發現,原本在工部、戶部兢兢業業卻因舊有體制限制難以出頭的官員,在會議上踴躍發言,提出諸多建設性意見。
這些平日裡被忽視的人才,在改革的契機下嶄露頭角。
反觀自己,因一直反對改革,逐漸被邊緣化。在一次關於交通規劃的討論中,一位出身低微卻能力出眾的下級官員,憑藉對地方道路狀況的詳細瞭解和前瞻性的規劃,贏得眾人讚譽。
會後,這位官員私下找到完顏齊美,誠懇地說:“大人,改革雖有風險,但也給了我們這些小人物施展才華的機會。您若能支援,定能凝聚更多力量,讓大金更昌盛。”
完顏齊美陷入沉思,他意識到,自己一味反對,不僅沒得到預期效果,反而讓自己失去了人心,還阻礙了朝廷的進步。
完顏齊美想起年輕時的抱負,也是為了大金繁榮。如今,改革雖打破舊有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