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則尋他合作,略將事情一說,秦然就有了興趣,如果水瓜真如李成則若言,那的確是個好東西。
李成則手裡那點瓜倒是其次,主要是水瓜的丕苗出來,後面就能大面積種植,那個才是重頭,秦然也是個果斷人,當即就應下了,等李家裡那頭送來訊息說瓜都成熟摘下來,李成則轉頭通知了秦然,秦然隨即派了手下的得力人去了河口村一趟。
那下人去一看再一嘗,眼神晶亮,同李保德說好後,當天就把水瓜一車車運走。
次日來回話,臉上帶笑將事情一五一十說了。
李成則便再不用擔心,秦然照價包圓拿下了水瓜,又另同李成則簽了契約,準備擴大水瓜的規模,趕著時機,七八月份最熱的時候瓜就可以下來第二批。
果然不出預料,水瓜極其好賣,味甜水多,瓜瓤又好看,它個頭又大,又不能切開買,所以賣得很快。
幾個小棚出產的數量也有限,產量不多,水瓜的價格也就不便宜。
然而京城還就不缺有錢人,這麼個新鮮玩意兒,秦然那裡有渠道,都沒費什麼功夫,就全給賣完了。
賣水瓜得來的一大筆進項李成則沒打算要,算給了李保德,算是家庭收入。
李保德覺得這全是兒子的功勞,他也沒管什麼,從一開始尋來種子到培苗都是兒子料理好了的。李成則讓他拿著,家裡一家子人處處都要花銷,不能就靠著那百畝田過日子。
故而李保德還是收了下來,不過又劃出五百兩讓李成則留著傍身,說他在外面人情往來應酬都是事,少不了銀子,先頭家中不寬裕便只能緊縮著些,如今手頭寬泛了讓他很不必委屈自己。
李成則接下了。
他在這邊上學,日日與先生同窗論題作策。秦然已是舉人,功課學識不俗,也幫了李成則良多。
李成則適應了這古代科舉試題,收集總結,又得名師益友的指導,功課日益精進得心應手起來。
帶他這一班的嚴老先生面上不動聲色,心裡卻注意到了李成則,暗暗觀察。
李成則這裡適應得如魚得水。
顧府裡頭卻發生了一件事。
之前二老爺看中間端康王府裡的一位孫少爺,有意把顧青婉嫁過去。
周姨娘也是很同意,得意得跟什麼似的。
也不知道二老爺怎麼跟人家認識的,先頭要等著四姑娘顧青錦出嫁,二老爺也就沒催著二太太去王府。
眼下顧青錦已經出了門子,周姨娘就讓二老快去同太太說,去端康王府定下。
二老爺果然轉個背就去吩咐了二太太。
二太太面上都不得同他裝的,垂著眼皮活菩薩一樣。
「老爺本事大,給五丫頭備下這樣好的人家,既如此,我這個嫡母也只能走這一趟了,免得旁人說我心不慈。」不陰不陽刺了兩句,二太太就推脫有事忙著,叫人把二老爺送了出去。
回頭她嘴角勾出一個冷笑。
過了幾日,帶著一大串丫鬟嬤嬤,上了端康王府的門。
誰知沒到一個時辰,二太太就是僵著臉出來。
二太太生了好大脾氣,從王府回來一路回了家,直接去了老太太的壽康院,又叫丫鬟去把大夫人一併請了過來。
人都在,二太太就對著她們哭訴起來。
說是不活了,沒臉見人了,丟人都丟到旁人家去了。
「原以為二老爺已經同人交了底,是已經大致說和好了的,不然我也不會就這樣上端康王府的門。卻哪裡知道,那五房的太太根本不認這個事,不認也就算了,你知道她說的什麼話,人家可是明晃晃說了,他們這房的兒子雖然不成才,但是就這一根獨苗,縱是高攀不上公主郡主,那也絕對不會娶一個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