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陸誠在4月下旬進入緬甸作戰,5月底帶著一個團的兵馬重返禪達,又花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進行整頓訓練,到了七月底,整個118團已經有了2200多人,且編制齊全,一切都進入了正軌。
在此期間,兩個女特工做的最多的工作,就是聽從陸誠的命令,向上級要彈藥,要物資。
一開始,上面對陸誠的要求還是有求必應,可後來發現陸誠根本不滿足,還是經常要,第六軍的軍長也是怕了陸誠,索性對陸誠的電報都置之不理。
也正因如此,陸誠在第六軍都出了名,得了個“饕餮”的稱號。
既然得了這麼多的好處,拿了那麼多的槍支彈藥,陸誠也要有所表現。
七月底,陸誠率領經過一個月特訓的特戰隊,沿著之前留下的一道繩索,悄然跨過怒江,來到了怒江西岸。
此時,整個怒江西岸已經被鬼子全面佔領,南天門上的鬼子更是開始修築工事,與東岸的第六軍39師隔江對峙。
之前的竹內聯隊,在經歷了一場慘敗之後,整齊這個聯隊接近三千兵馬,損失大半,竹內連山因此被撤職,差點直接被遣送回國。
後來,竹內連山憑藉著自己的土木工程專業優勢,制定了一份詳細的南天門防禦工事修建圖,呈給了緬甸的鬼子司令部。
緬甸方面的鬼子,暫時正在忙著鞏固整個東南亞的統治,也的確沒有餘力全面進攻滇西,正是需要防守的時候。
故此,竹內連山被重新啟用,成為了副聯隊長。
此時,駐守在南天門上的部隊,為鬼子的53師團128聯隊,聯隊長為岡田博二。
在怒江西岸南天門到和順鎮一帶,岡田聯隊加上被打殘的竹內聯隊,足有四千頭鬼子。相比起原劇中,現在的南天門更加兇險。
當然,陸誠也不怕這點危險,鬼子多一些,也可以給他更多的練兵機會。
深夜渡過怒江之後,陸誠就帶人先對整個怒江西岸進行了一遍新的偵查,摸清了小鬼子的兵力部署情況,並重點尋找鬼子的炮兵陣地和軍火庫。
岡田聯隊和竹內聯隊此時正在忙著修建防禦工事,怒江兩岸已經連續兩個月未發生什麼戰事,鬼子的防守和巡邏也難免疏漏了一些,絲毫沒有察覺特戰隊的潛入。
為了不暴露目標,特戰隊晝伏夜出,很少與人接觸,也暫時沒有動鬼子的巡邏隊和哨兵,只是純粹的做偵查。
在此期間,陸誠也刻意去鍛鍊特戰隊的偽裝、潛伏、偵查能力,還教會了他們一些簡單的日語。
經過兩天的偵查,總算是把南天門附近所有的區域都摸了個清楚,也找到了小鬼子的多處炮兵陣地。
陸誠這次過來的主要目的只有一個,零元購。
不得不說,鬼子的火炮裝備數量遠超華夏軍隊,單單是在南天門附近,就有91式105毫米榴彈炮陣地,94式75毫米野戰炮陣地,92式70毫米步炮陣地,94式90毫米迫擊炮陣地等。
一般來說,像105毫米榴彈炮,很少裝備到聯隊一級的作戰單位,但由於南天門地理位置特殊,這裡也配備了六門105毫米榴彈炮,12門75毫米野戰炮,12門70毫米92步炮。
在作戰中,日軍的戰術對火炮依賴性很強,習慣於在戰鬥前先用火炮進行覆蓋式打擊。
而華夏方面的部隊,因為缺乏足夠的炮火支援,就只能學會挨炮、防炮。
看到鬼子這麼多的火炮,陸誠自然眼饞。
為了這次能夠儘可能多的搬走小鬼子火炮,陸誠提前就把儲物空間基本清空了,除了這次戰鬥所需的武器裝備,之前儲存的火炮、彈藥等物資,都被存在了他的私人秘密倉庫裡。
在觀察了鬼子的各個炮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