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為我們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基礎。只要有錢有糧,我們就可以繼續招兵買馬。
想當初,那遼國元帥出動八萬大軍,陸某都來去自如,這一次劫了他的歲幣,也是輕輕鬆鬆。”
眾人聞言,對陸誠的話都沒有懷疑。和陸誠接觸的時間越久,他們越能感覺到陸誠的深不可測。
做完動員之後,陸誠立刻讓楊志、史進、魯達、袁朗等人,到各個山寨,挑選精銳騎兵和步兵,組成一支3000人的隊伍,準備北上草原。
半個月後,遼國北方邊境,大宋朝運送歲幣的隊伍,把今年的歲幣順利交接給遼國的人馬之後,就返回了境內。
遼國派出了五千兵馬,迎接這一批歲幣。
當初,在澶淵之盟剛剛訂立之時,大宋每年給遼國白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到宋仁宗之時,又發生了慶曆增幣,每年要在原來的基礎上多加白銀十萬兩,捐十萬匹,歲幣達到了五十萬。
而且,大宋朝不僅要給給遼國送歲幣,還要給西夏送歲幣,只是送給西夏的數量減半,為二十五萬。
看似用這些財物換來了大宋的和平,但每年送歲幣,對於大宋朝來說也是不小的負擔。
要知道,當初大宋朝剛建國時,宋太祖趙匡胤曾經做出預算,如果國庫中能攢出200萬匹絹,就足以對北方發動戰爭,奪回燕雲十六州。
大宋朝這百年來送出的歲幣,已經不知道可以發動多少場大戰了。
眼看遼國的隊伍將歲幣接收,並運往北方,一直跟在隊伍後面的一小隊斥候連忙放出傳訊的燕隼,給隱藏在遠處的大軍發出訊號。
小半個時辰之後,陸誠帶著麾下大將以及一千多騎兵,來到了遼軍運送隊伍的後面。
午後,趕了半天路的遼兵,剛剛吃飽喝足,正是歇息的時候,一隊騎兵陡然殺出。
陸誠手持長槍,衝在前方,花榮、龐萬春、史進、楊志等人緊隨其後,如一把鋒利的尖刀,直接殺進敵營。
人還未到,眾人各自張弓搭箭,把一支支箭矢射進敵營。
隨著喊殺聲響起,已有心攻無備,在陸誠等猛將的帶領下,千餘騎軍勢如破竹,如砍瓜切菜一般,將那運送歲幣的遼兵殺的潰不成軍。
當後續的步兵趕到之時,這場戰鬥已經基本結束,花榮、龐萬春等人各自率領一支隊伍,追擊那些逃跑的遼兵,其他人留下來打掃戰場,看管財物。
緊接著,將這裡的一切交給魯達率領的步兵,其餘的騎兵也散了出去,一邊追殺那些逃跑的騎兵,一邊掃蕩附近的小型部落。
一直到傍晚時分,騎兵各自歸來,眾人運送著50萬歲幣,以及繳獲的馬匹、鎧甲、兵器,朝著東南方向而去。
這一次,騎兵分作兩隊,一隊在前開路,一隊斷後,星夜趕路,朝著最近的山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