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這裡變成汴京旁邊的一個迷你型衛星城,一個小堡壘。這才下血本動用燒磚的。
而當初也正是抱有這樣的心機,這才千方百計需要張叔夜親自批准,然後動用廂軍。如果不是廂軍在此建設,如果不是張叔夜批准,恐怕已經有巡城御史來喊拆除了。
但縱使是借用著張叔夜名頭,不過非官府的軍事設施圍牆能有多高,是有律法規定的。那是紅線,不能越過。
不過不要緊,地基牆基高方平都以很高的標準,依照堡壘的底子打下。到達警戒高度後停工就完了,燒磚窯就在場內,將來有需要,隨時可以很快的變為一個小堡壘。
建設圍牆的同時,於東京本地搜尋各種匠人的工作也在同步進行,目下高方平的麾下,已經擁有一支達百人的匠人團隊,其中以鐵匠為主,其他為輔。
匠人不論在何時何地都是一群相當富有創造性的人。只是說在大宋“唯有讀書高”的大氣候下,這些人過的不得志,不受世人重視。
在高方平的麾下效力,對這些人算是一次脫胎換骨,就連高俅都沒想通,這些個廢物憑什麼要享受比禁軍高的多的待遇?在平時他們只是泥腿子、黑鐵匠、甚至是賊配軍。
高府“廣開言路”的氣氛基本已經形成,所以這群以往最喜歡保留、隱藏手藝技術的傢伙間,形成了一種在高府內部的“技術論壇”。高方平甚至沒有干涉,這些傢伙之間自發的所謂“技術大比武”,各種技術爭論,幾乎是散天小展開,十天大展開。
由此一來不可避免的,高方平麾下的“大宋工程院”初級形成已經有了,這群曾經的勞改犯就是院士。
這區區百人的威力是強大無匹的,高俅也總算弄明白了這些傢伙為毛能享受比禁軍軍官還高的待遇了。因為派一百個楊志去揮舞著鞭子監督軍,或許建設進度會快一層。但這群匠人一但進駐工地,僅僅是各種建設過程中的建議,器械工具的小改良,就讓整個建設進度快了一倍不止。
第二組勉強能用的軸承,在三十多個鐵匠高手的修改討論中,終於出現,就應用在了“簡易起重機”上,以及運磚小推車上。
效果驚人,原本需要八人費力操作的小起重機,現在三人都比以前輕鬆,原本需要三人推的車,現在一個人就能上。所謂的效率提升不止一倍就是這樣來的。三千廂軍苦力,幾乎能扛住以往一萬人的活計。
這就叫生產力進步。
當然不是說軸承出來,高方平就發財,大宋就天下無敵了。
其實這只是剛剛開始,相反高方平在巨幅虧損。因為軸承還有太多的毛病,不完善,也無法批次的生產,那些都是高手憑藉純手工,想盡了各種辦法,一刀一刀銼出來,一錘一錘打出來的。
實際情況下,目下這些軸承的成本,遠高過再調兩萬廂軍過來。
但是沒辦法,工業之路,技術之路,就是要燒錢。高方平蠻世界的拉仇恨搶劫,就是為了應對這些。國家政權的建立需要人命和鮮血,需要敢死隊奉獻。民族工業也一樣,也要有這樣一群技術敢死隊去開腦洞。
這個過程中,匠人隊伍會升級,會持續性出現各種失敗的辦法,但也會大浪淘沙,偶爾出現一些改變國運的智慧火星,當有一天軸承真正便宜又穩定的時候,种師道就再也不需要把陝西的農民全部抓壯丁還忙不過來,那時高方平派遣一隻失業閒漢組成的工程隊跟著在後面,就能幫他把堡壘修建到莫斯科城!
當整個蒙古草原全是堅城和大炮的時候,假設一億騎兵也只是聽起來有點多而已,卻只會成為炮灰埋藏在草地下面成為大自然的肥料。這就是工業的恐怖力量!
工業沒有秘方和可以yy的地方,嚴格來說穿越者們帶著圖書館和電腦來、也沒什麼卵用。工業需要的是錢,以及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