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勉強可以解釋,因為永平監也叫“錢務局”,相當於鑄幣廠,鑄造銅錢的地方。造錢的地方當然要靠近銅礦。而這個年景,大宋最大的銅礦產區就是江南地區。後世那個礦業巨頭、有名的上市公司“銅陵有色”,也就在今天這個區域內。
“結合朝廷的銅礦極其緊張,江州通判黃文炳遇害,這些事件的背後有個大陰謀!一個大宋歷史上最大的黑幕!”
高方平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道。
韓世忠想了想,適時的抱拳道:“相公,所謂未雨綢繆,該是找理由召永樂軍南下江州了?”
高方平嘆息一聲,搖頭道:“要是能帶來,我早帶來了,蔡京怎會讓我帶永樂軍來江南。”
韓世忠道:“那再次去信京師,請張叔夜相公周旋,責令老種相公之侍衛馬軍司,再派精銳南下?”
“也不行了。當時在京周旋,能把我推上江州通判司,能讓畢世靜所部跟我出陣江南,已經是張叔夜盡了最大的努力。總歸我以往口碑教壞,殺虐過重,所以交軍隊在我手裡,自來是一個銘感事件。蔡京為相的現在,這個問題就算官家信任我,官家他也得尊重蔡京的意見。”
韓世忠只得閉口了。
江南西路上還有太平軍,廣德軍,南康軍,都算是駐外的禁軍系,而不是本地的廂軍系。但是想來,他們駐防江南時間太久,高方平恐怕也很難信任他們。話說這是軍隊換防的重要性,軍隊在一個地方駐紮太久的話,和地方以及地方要員接觸太久,真不是什麼好事。
太平軍,廣德軍,南康軍,用後世的話說是中央野戰軍,而不是國民警衛隊。但是在大宋,有事時候也歸屬境內知州調遣,不過知州不能過問內務。因為他們是正規野戰軍,組織關係在中央,他們三隻軍隊屬於不同部門,太平軍關係在高俅麾下的殿前司,廣德軍在侍衛馬軍司,南康軍在侍衛步軍司。
三衙,就是大宋所有野戰軍的三個司令部,和後世美國的陸軍部,空軍部,海軍部一個道理,管軍政。樞密院管軍令和決策,大將軍總司令是趙佶而不是別人。
理論上高俅地位不高,但是他只有一個頂頭上司是趙佶,也不是別的任何人。
楊馬帥和張步帥都倒臺了,這兩個地方在以前都是黑幕重災區,高俅老兒的殿前司好些,但是也未必好到什麼地方。在加之以前張康國的治下,那就是一個壞蛋蠢貨,所謂的換防,就是太平軍廣德軍南康軍在江南東路內調換一下就了事。
所以就事論事,高方平不瞭解江南的這三隻軍伍,就會導致有點不信任他們。
“你知道現在誰知無為軍嗎?”高方平忽然問道。
倒是問對人了,零零發畢竟是軍旅的人,种師道的嫡系。於是道:“無為軍前一任知軍乃是黃文炳,但是因為黃文炳調任江州事,目下無為軍暫無知軍,不過無為軍本身的主將乃是殿前司委任,叫黃啟冠,正是黃文炳的弟弟。”
在大宋來說,知軍和後世的“政委”差不多,不過有最終決定權。當時升鄆城為永樂軍,高方平知軍,大概意思就是高方平出任鄆城縣1委1書1記、兼任永樂軍旅團第一政委,史文恭那廝就是個純粹的旅團長。
第413章 方力失蹤
“這就好了……”
高方平也只能死馬當做活馬,暫時的把無為軍當做一隻可以相信的軍隊。這裡有個理由是,黃文炳那種人是個專門挑刺的大馬蜂,喜歡上綱上線,他帶出來的軍隊不會是有戰力的軍隊,但應該是一隻小心謹慎不敢亂來的軍隊。
不過更加有點為難的在於,無為軍不屬於江南東路,而屬於淮南西路。這種跨路的臨時調遣,就算高方平是江南東路經略使也不行,除非是已經確認了緊急狀況,經過南1京留守司批准才能行動。就像當時高唐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