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4部分

但對於未來充滿了悲觀情緒。戰鬥意志消沉。4月12日,洛帕京被一位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的代表人物所取代,他就是瓦西里。伊萬諾維奇。崔可夫中將。

崔可夫時年42歲,曾經參加過俄國國內革命戰爭。自從1941年6月東線戰爭爆發後,他一直擔任蘇聯駐中國的陸軍武官。1942年6月,崔可夫返回前線,曾經指揮第64集團軍和一支突擊隊作戰。在1942年8月猛烈打擊了德軍第4裝甲集團軍。當時,由於蘇軍接連遭遇慘敗,許多司令官紛紛被解職。但是。崔可夫並沒有受到這種絕望氣氛的影響,

崔可夫身材矮小但極其健壯,個性率直但極其邋遢,堅強樂觀但又冷酷無情。這是盡人皆知的。與生性謹小慎微的保盧斯相比。他天生就是一名拳擊手和一名鬥士。

承擔著重任的他,對於德軍的瘋狂進攻,早已經下定了和自己的部隊一起戰死在這裡的想法。。。。。。

4月18日,德軍集結起兵力重新發起了進攻。而在消滅了大量的蘇聯平民部隊後,德軍開始集中打擊第62集團軍,以確保斯大林格勒能夠儘早的落到德國人的手中。

6時30分,德軍數百門火炮、飛機和坦克向蘇軍第62集團軍發動猛烈進攻。

事實上,崔可夫本來打算首先向德軍發動一系列的小規模反攻。卻被德軍阿爾科叢集搶先,後者兵分兩路對斯大林格勒北部和市中心率先發起進攻。在察裡察河南岸。第4裝甲集團軍向舒米洛夫的第64集團軍發動進攻。阿爾科叢集以三個步兵師為先頭部隊,對東南方向發起進攻。

與此同時,在察裡察河南岸,黨衛軍骷髏師和大德意志團師透過米尼那郊區發起進攻。在其右側,匈牙利的裝甲師和第29摩托化師從葉爾尚卡郊區向伏爾加河推進。

顯而易見,德軍兵分兩路試圖將敵人合圍起來,他們甚至希望在巷戰中也能達到這種效果。

莫德爾將軍親自指揮的第9裝甲集團軍試圖在察裡察河南部形成小型包圍圈,最終推進到伏爾加河。阿爾科叢集將在向北推進途中實現同樣的目標,並佔領馬馬耶夫崗。

隨後,進攻德軍將合兵一處,沿著察裡察河岸向前推進,直抵中央棧橋。佔領這一要地之後,德軍將切斷西岸的第62集團軍與東岸物資供應線路之間的聯絡。

截至下午15時許,設在馬馬耶夫崗頂部的崔可夫的指揮部已經被德軍摧毀,第62集團軍無法實施有效的指揮與控制。

由於德軍猛烈的炮火不斷向他們傾瀉下來,蘇軍在與德軍步兵展開肉搏戰之前就已撤退到了掩體內。然而,進攻的德軍一批接一批地向伏爾加河方向推進,他們越過馬馬耶夫崗朝著斯大林格勒1號火車站和他們的最終目標———棧橋推進。

東岸的蘇軍炮彈飛過伏爾加河,試圖消滅德軍,但無濟於事。

此時,崔可夫幾乎快要失去對戰鬥的控制。藉助煙幕的掩護,他將指揮部轉移到察裡察河北岸後來被稱為“察裡津地窟”的地方,從這裡崔可夫能夠估算出德軍進攻的猛烈程度,並且意識到戰鬥的艱難程度。

一旦德軍佔領棧橋並繼續孤立第62集團軍,斯大林格勒戰役就會在真正開始之前結束。

崔可夫將自己最後的戰術預備隊投入了戰鬥,這是一個只有19輛坦克的坦克旅,奉命前去阻擊德軍。

黃昏時分,應崔可夫的請求,東南方面軍司令員葉廖緬科派遣亞歷山大。伊里奇。羅季姆採夫少將的近衛第13師,在夜色的掩護下渡過伏爾加河。

現在,蘇軍已不允許再犯任何錯誤。

近衛第13師沿著紅斯洛博達東岸悄然前行,他們之中沒有人對可能面對的一切抱有任何幻想。在行進途中,市區的槍炮聲在河畔迴響,在火焰與炮火的映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