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足飯飽,一行人便駕車直奔傳說中張獻忠&ldo;江口沉銀&rdo;的地點,錦江江口。
&ldo;半仙,你不是說張獻忠這廝的寶藏早已被滿清運走了嗎?&rdo;鬼子在車上不解地問道。
&ldo;當年,大西王張獻忠掌控了整個四川的財富。戰敗前,曾想將財富隱匿起來。兵敗如山倒啊!一部分財寶意外沉在了江底。至於大大數財寶還是被當時滿清找到並運往關外。你想想,整整1000船金銀財寶,都沉在江底,怕是錦江早已斷流了!&rdo;
我翻看著半仙收羅到的《彭山縣誌》等諸多的相關資料。
公元1643年,張獻忠攻下武昌後稱帝,建立大西政權。殺楚王(朱華奎),盡取王宮中金銀上百萬,載車數百輛。次年,帶兵入川。糧草不足殺傷兵;開心時殺百姓;不開心時也殺百姓;掠取各州郡富商大賈處的錢財,拿到錢後還會被殺。性情之暴虐,空前絕後。成都至今還有一塊本西大王自書的《七殺碑》,&ldo;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德以報天,殺殺殺殺殺殺殺。&rdo;
整個天府之國財富盡歸張獻忠一人。據史書記載,明朝皇帝崇禎也和他的財富相比。有歷史學家粗略估算了一下,張獻忠至少擁有千萬兩白銀。按明末一兩白銀摺合購買力相當於現在的300元人民幣計算,在那個年代,他擁有相當於現在30億人民幣的財富。
公元1646年,張獻忠意外身死後,50多萬的軍隊瞬間潰散。滿清佔領四川。300多年來,尋找大西王財寶的熱潮一直持續高漲,人們都深信財寶就藏在錦江江底。
《明史》記載,張獻忠在被迫撤離成都前,幹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他讓部下在錦江築堤,抽乾江水,在堤壩下游的泥沙中挖出數丈深的大坑,將劫掠來的財寶全數傾倒其中,再重新決堤放水,將大《彭山縣誌》記載,1794年(乾隆五十九年)冬,捕魚人在錦江打撈起一把刀鞘,訊息傳到總督孫士毅耳中,立刻派人趕赴江口,經數日,打撈起萬兩白銀及大量珠寶玉器。
1990年8月,有彭山縣漁民網得大小銀錠各一枚,大的3斤,小的1兩。
1998年7月,有彭山縣村民在河中淘沙,卻淘出一個銀鼎……
1939年,在錦江挖出一個大石牛和一個大石鼓。動用了在當時已經非常先進的金屬探測儀,費盡心力,卻只挖出3大籮筐銅錢。
2005年4月,彭山縣的引水工程在江口施工時,挖出一個內有七錠銀元的圓木,銀錠上刻著&ldo;崇禎十八年□日&rdo;、&ldo;黃岡縣銀四拾兩正&rdo;等字樣,省文物鑑定委員會鑑定,其確為崇禎時期所徵稅銀。與當年張獻忠轉戰之地吻合。
…………
&ldo;半仙,你收集的這些資料,都說明瞭一個事,在錦江的江口下面,確實有大量的財寶。《明史》、《蜀鑒》、《荒書》、《彭山縣誌》這些資料,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都從不同角度確認有&l;江口沉銀&r;這回事。&rdo;我說著,把半仙收集的資料歸攏到一起。
&ldo;隔三差五就能撈上東西來,不就是最好的證據。&rdo;鬼子說道。
&ldo;呵呵呵,即使是當年西大王很少一部分的財寶,也足夠讓世人痴迷了這麼多年……&rdo;
&ldo;對呀。半仙聖明。若是1000船財寶都沉在江底,恐怕錦江不是斷流就是改道了。&rdo;我說。
&ldo;我記得電視臺有個《尋找迷失的寶藏》節目,據說這大西王的寶藏是&l;偽寶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