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早晨7點開始進入臺灣,轟炸各大市鎮。美機F6F和TBF所編成的機隊,分5梯次空襲高雄、臺南、屏東、臺東、新竹等航空基地及港灣。
1944年10月14日,日機與美機在臺灣東海岸空戰。
1944年11月15日,連續3天,美、日二軍在臺海近空發生海空大戰。
1945年2月14日至2月19日,盟軍連續6天轟炸臺灣各地市鎮。
1945年3月3日,全臺灣中等學校學生被動員組成防衛警備隊,準備對抗美軍登陸。(注:因西太平洋部隊指揮官麥克阿瑟堅決反對,最後依麥克阿瑟意見,先攻佔菲律賓,臺灣因此避過一場美軍登陸的決戰。)
1945年3月9日,日月潭發電廠被美軍炸燬。
1945年3月16日,美機大規模轟炸臺北市。
1945年4月3日,美機空襲北部地區機場、工廠及火車站,嘉義、花蓮也遭空襲。
1945年4月7日,空襲臺南、嘉義、彰化。
1945年4月11日,空襲高雄、臺南、新竹。
1945年5月17日,花蓮、高雄等地各工廠被美軍轟炸機毀滅性地破壞。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二次大戰結束,臺灣終於脫離了戰爭的歲月,也脫離了日本的統治。
故國衣冠與海角七號(10)
1945年8月15日,一切看起來並沒有什麼不一樣,日本軍部大本營依舊傳出在南洋的“輝煌”戰果,臺北市公所繼續釋出空襲疏散通告……
雖然那時的人心已極度厭戰,每個人心裡或許都想著“乾脆投降了吧”,但當從廣播裡聽到日本軍隊的情報部隊宣佈無條件投降的訊息時,還是令在臺的日本內地人茫然地不知所措。
而同時收聽廣播的臺灣農民,則高興地歡呼“日本輸了!日本輸了!”
這樣的社會情緒其實在1945年初,日本人在臺發行的《臺灣新報》社論中,已經可見端倪:
“現在冷靜地凝視臺灣,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數十年從未感受到的氣氛。”
這種“氣氛”,據當時的內地日人回憶,簡單地說,就是大眾的反抗心理已經逐漸發酵蘊釀,原本的政治壓制,加上戰爭的極度不安,與戰時各項資源的匱乏,這樣的生活使本島人對日本的統治越來越難以忍受。
日本宣佈戰敗後的一個禮拜,臺灣民眾對日本統治階層的不滿和反感湧現,一些日本警察與其家人服氰酸鉀或切腹自殺。
許多臺灣小孩對日本小孩說:“內地人再怎麼神氣也沒有用了,日之丸的旗子還不是也變成了白旗。”
一個多月後,日本人開始變賣家中物品,島上隨處可見擺放衣服、書籍、玩具、日用品的攤位,那時也有不少臺灣人因理解同情而向即將遣返的日人購買物品。
因戰敗而喪失威權的臺灣神社附近,張貼了大大的標語:“此島屬於中國。”
1945年9月,開辦改姓者的舊姓復原手續。
1945年10月,日語廣播節目、日文報紙、各項出版事業全部停止。《臺灣新報》改名為《臺灣新生報》,所有的版面只剩一小塊日語欄。
1945年10月17日,第一批國軍進駐,街頭充滿了熱烈歡迎的人潮。在我的印象認知裡,描述這段歷史畫面時刻的記述與照片,是各地張燈結綵歡欣鼓舞地迎接國民政府的到來。
直到兩年前讀到一篇文章,其中的字句,一下子撞上心頭。
“對於許多人來說,日本人再怎麼霸道,畢竟還是經過明治維新洗禮的現代化國家,並且母體社會受到日本法治所規範;而潰散到臺灣的中國軍正處於一個歷史的低谷,辛亥革命,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