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百多年後亞理斯多德的著作。其中只提到這些哲學家所做的若干結論,因此我們無法確切瞭解他們是經由何種方式達成這些結論。不過,我們根據已知的資料可以斷定這些早期希臘哲學家的“課題”與宇宙的基本組成物質與大自然的變化等問題有關。
米雷特斯的三位哲學家我們所知道的第一位哲學家是泰利斯(Thales)。他來自希臘在小亞細亞的殖民地米雷特斯,曾遊歷過埃及等許多國家。據說他在埃及時曾計算過金字塔的高度,他的方法是在他自己的影子與身高等長時測量金字塔的影子高度。另外據說他還在公元前五八五年時準確預測過日蝕的時間。
泰利斯認為水是萬物之源。我們並不很清楚這希的意思。或許他相信所有的生命源自於水,而所有的生命在消融後也仍舊變成水。
他在埃及旅遊時,必定看過尼羅河三角洲上的洪水退去後,陸地上的作物立刻開始生長的現象。他可能也注意到凡是剛下雨的地方一定會出現青蛙與蟲子。
更可能的是,泰利斯想到了水結成冰或化為蒸氣後又變回水的現象。
此外,據說泰利斯曾宣稱:“萬物中皆有神在”。此話含義為何,我們同樣只能猜測。也許他在看到花朵、作物、昆蟲乃至蟑螂全都來自黑色的泥土後,他便想象泥土中必定充滿了許多肉眼看不見的微小“生命菌”。但有一件事情是可以肯定的:他所謂的“神”並非指荷馬神話中的天神。
我們所知的第二個哲學家是安納克西曼德(Anaximander)。
他也住在米雷特斯。他認為我們的世界只是他所謂的“無限定者”(注:世界由無限定者元素所構成)中無數個生生滅滅的世界之一。
要解釋他所謂“無限”的意思並不容易,但很明顯的他並不像泰利斯一樣認為世界是由一種物質造成的。
也許他的意思是形成萬物的物質不一定不是這些已經被創造出來的事物。因此這種基本物質不可能是像水這樣平常的東西,而是某種無以名之的物質。
第三位來自米雷特斯的哲學家是安那西梅尼斯(Anaximenes,約公元前五七O年~公元前五二六年)。他認為萬物之源必定是“空氣”或“氣體”。毫無疑問,安那西梅尼斯必定熟知泰利斯有關水的理論。然而水從何來?安那西梅尼斯認為水是空氣凝結後形成的。我們也可看到下雨時,水是從空氣中擠出來的。安那西梅尼斯認為當水再進一步受到擠壓時,就會變成泥土。他可能曾經注意到冰雪融解時,會有泥土、沙石出現。他並認為火是比較精純的空氣。
因此他主張空氣是泥土、水、火的源頭。
這與“水是萬物生長之源”的理論相去不遠。也許安那西梅尼斯認為泥土、空氣與火都是創造生命的必要條件,但“空氣”或“氣體”才是萬物之源。因此,他和泰利斯一樣,認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必定是由一種基本物質造成的。
沒有任何事物會來自虛無這三位米雷特斯的哲學家都相信,宇宙間有一種基本物質是所有事物的源頭。
然而一種物質又如何會突然變成另外一種東西?我們可以把這個問題稱為“變化的問題”。•;約莫從公元前五OO年開始,位於義大利南部的希臘殖民地伊利亞(Elea)有一群哲學家也對這個問題很有興趣。其中最重要的一位是帕梅尼德斯(Parmen記es,約公元前五四O~公元前四八O年)。
帕梅尼德斯認為現有的萬物是一直都存在的。這個觀念對希臘人並不陌生,他們多少認為世上的萬物是亙古長存的。在帕梅尼德斯的想法中,沒有任何事物會來自虛無,而已經存在的事物中也不會消失於無形。
不過,帕梅尼德斯的思想比其他大多數人更加深入。他認為世上根本沒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