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部落,秦國要存在下去,就必須與戎、狄作長期的鬥爭,不斷壯大自己,拓展疆土。最初幾年的鬥爭,均以秦國的失敗而告終。秦國統治者眼看著封賜給自己的土地卻得不到手,很不甘心,於是連年向戎、狄發動進攻。秦襄公有一次率兵終於攻到屬於自己的封地……岐山,但未能立足,只好又退回."西垂"故地。直到秦文公即位後的第四年(公元前762年),秦人才佔據了岐山,真正取得了周天子賜給的封地,秦人從此開始定居於周人的故地關中平原。岐山是周族人的故地,是當時古代農業生產最發達的地方。這裡氣候溫和,土壤肥沃,還有不少擁有豐富生產經驗的勞動者。秦人利用這些有利條件,在這裡築城,建立根據地,使原來落後的遊牧經濟變為較先進的農業經濟。在秦文公當政的幾十年間,秦國在軍事上雖沒有取得什麼進展,但鞏固了岐山以西的廣大地區,發展了奴隸制經濟,為以後的更大勝利奠定了基礎。秦文公死後,秦憲公即位。他將秦國都城遷往平陽(今陝西寶雞),後來又消滅了國都附近的一些小股割據勢力,關中西部基本上為秦國所控制。秦武公時,用武力向東、西兩面擴充套件勢力,不斷取得對戎作戰的勝利。經過80多年的鬥爭,秦國終於建立起以關中為中心、西至今甘肅天水一帶、東至今陝西華縣附近的強大諸侯國。

秦人的功業影響了中國歷史的發展,其名聲也遠播世界其他地區。現在世界各國稱中國為China,是由古代印度梵文china、chinas,阿拉伯文 Cya、Sin,拉丁文Thin、Thinae演變而來的,都是"秦"的譯音,這說明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早在公元前幾百年就知道秦這個國家了。

稱霸諸侯之林

公元前676年,秦德公把國都從狹窄的河谷……平陽地區,遷往廣闊平坦的周原,在雍(今陝西鳳翔)建立新都。奠都於雍,標誌著秦國曆史發展的又一個新階段。此後300餘年,雍城一直是秦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儘管秦國在關中地區的統治已經十分穩固,但它繼續向東、西方向擴張時,面臨的任務仍然是十分艱鉅的。秦國的東面是強大的晉國,這是一個老牌諸侯國,地域廣闊,國力很強,所以當秦國勢力達到黃河西岸以後,就遭到晉國的強烈反對。而在秦國境內,戎、狄的勢力還沒有完全肅清,尤其是西方的戎族,處於秦國統治範圍之外,對秦國威脅很大。

公元前659年,秦穆公繼王位。在秦國的發展歷史上穆公是一位具有重要地位的君主。他的統治長達39年,東攻晉、西伐戎,掃清境內割據勢力,並幾次出兵耀武於中原,成為春秋時期與晉文公、齊桓公、宋襄公、楚莊王並列的五個霸主之一,使秦國的奴隸制達到歷史的最高峰。秦穆公稱霸,是從招賢開始的。他非常重視人才的選拔,招徠和任用出身比較低賤而有賢能才智的人為秦國服務。秦始皇時的著名宰相李斯曾說:過去秦穆公的時候,從西邊的戎人那裡得到了由余,東邊的宛地得到了百里奚,從宋國接來了蹇叔,從晉國迎來了邳豹、公孫枝。這些人都不是秦國人,而穆公能夠信用他們,兼併了20個國家,稱霸於西方。在軍事上,穆公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勝利。穆公首先向東面的戎族進攻,以掃平東去的道路。

公元前659年,穆公親率大軍征戰"茅津之戎"。茅津之戎指的是散佈於今陝西東部和山西平陸附近的戎人。穆公打敗茅津之戎,就鞏固了同晉國鬥爭的前沿陣地。後來,穆公又將戎人遷往伊川(今河南西部)。伊川十分荒涼,人跡稀少,只有狐狸出沒、豺狼嚎叫,戎人遷到那裡後,就無法對秦構成威脅了。為了徹底征服威脅最大的西戎,'穆公曾處心積慮地作長期準備。穆公從秦國挑選一些能歌善舞的女子,送至西戎,供戎王享樂。戎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