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下載網

橫掃匈奴的名將蒙恬卻成為宮廷鬥爭的陪葬品(2)

其次,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在咸陽坑殺儒生四百六十多人,公子扶蘇表示反對,並且多次向秦始皇上諫,惹怒秦始皇。而憤怒的秦始皇對於這位將來皇位繼承人扶蘇的懲罰措施卻是讓扶蘇去上郡給蒙恬當監軍。一些人認為這是秦始皇對蒙恬的不信任。我認為這正是秦始皇對蒙恬的信任。秦始皇讓扶蘇監軍蒙恬不是讓扶蘇監視、監督蒙恬,而實際上是讓蒙恬培養扶蘇,鍛鍊扶蘇,讓扶蘇建功立業,增加政治資本,消除秦始皇自認為那些不利於統治言論的負面作用,以便更好的繼承皇位。

最後,秦始皇在病重期間,“令趙高為書賜公子扶蘇曰:‘以兵屬蒙恬,與喪會咸陽而葬。’”(《史記·李斯列傳》)這實際上是秦始皇託孤,是讓蒙恬輔佐扶蘇治理國家,充分表現了秦始皇對蒙恬的信任。

秦始皇為什麼如此信任蒙恬?我認為有四點原因:一是蒙氏家族的蒙驁和蒙武兩位將軍都很忠誠;二是蒙恬雖然功勳很高,但是不驕縱;三是蒙恬和蒙毅兄弟倆對秦始皇非常忠誠、忠信,為秦始皇鞍前馬後,任勞任怨;四是蒙恬本人除了有戰功外,還很有謀略和能力。

四、有謀遠的蒙恬

蒙恬雖然出身武將世家,但他並非像多數武將那樣僅僅是一介武夫,蒙恬是一位非常有謀略、才能和智慧的武將。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我們可以從他的對手趙高和李斯對他的評價中看出。趙高在拉攏李斯扶植胡亥奪權時對李斯說,李斯的才能、功勞、謀遠、民意支援率和受扶蘇的信任度都不如蒙恬,這也得到李斯本人的承認。

其次,胡亥奪權後,以秦始皇名義賜死扶蘇和蒙恬時,從扶蘇和蒙恬兩人對於詔書的反應也可以看出。當扶蘇接到賜死詔書時,就哭著要自殺,而蒙恬卻勸阻扶蘇不要自殺,並對賜死詔書的真偽性表示懷疑,提出要重新核實真偽後再自殺。但是扶蘇未聽勸阻而自殺,蒙恬則拒絕自殺。如果說蒙恬沒有智慧的話,是不決不會想到皇帝詔書是假的,而且蒙恬的懷疑並非胡猜,而是根據事實作出的判斷。他認為,“陛下(秦始皇)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將三十萬眾守邊,公子為監,此天下重任也。”(《史記·李斯列傳》)事實上,蒙恬早就知道秦始皇的心思,要讓扶蘇繼承皇位。

那麼蒙恬的智慧和謀遠是不是天生的呢?顯然不是。蒙恬的智慧和謀遠和絕大多數人一樣是後天培養的。蒙恬由於其優越的家庭環境,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而且蒙恬學的也很好。一是因為蒙恬曾經“書獄典文學”,二是蒙恬死前與胡亥使者的對話很有水平,能夠多次引經據典。這些足以證明蒙恬是一個很有才學的人。

這麼一位有智慧的忠臣也有悲哀遺憾的一面,沒能像扶蘇一樣反對秦始皇的暴政,未能體恤到民間的疾苦。

五、悲慘的結局

蒙恬乃至整個蒙氏家族的結局是相當悲慘的。胡亥奪位後,斬殺蒙毅,蒙恬被迫吃毒藥自殺,其家族則被滅門,成為胡亥奪權的陪葬品、犧牲品。為什麼這麼一位有大智慧,又擁有重兵的人會有如此悲慘結局?

首先,蒙恬悲慘結局是趙高報復的結果。扶植胡亥上臺的宦官趙高曾經被蒙毅判處死刑,差點就被蒙毅斬了,這件事一直讓趙高懷恨在心,尋找報復機會。其一,趙高與李斯、胡亥奪權的原因之一就是趙高“怨蒙毅法治之而不己也。”(《史記·蒙恬列傳》)其二,趙高拉攏李斯幫助胡亥奪權的遊說詞就是把李斯和蒙恬進行對比,說李斯不如蒙恬。其三,在扶蘇自殺後,胡亥本打算釋放已被囚在陽周的蒙恬,但是遭到趙高的強烈反對,趙高是“日夜毀惡蒙氏,求其罪過,舉劾之。 ”(《史記·蒙恬列傳》)

其次,蒙恬之死是胡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