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大學離家不算遠,要是騎腳踏車的話,半個多小時就能到。辦理走讀的話,家裡也能照顧到。而且,在醫學方面,馨妍想試試中西醫結合能不另闢一條渠道,能讓人延緩身體衰老,能健康的活的更長壽。馨妍對現在的生活很滿足,唯一遺憾的就是爹孃的年紀和健康問題。生死離別人力不可為,可馨妍不甘心,如果不去嘗試,又怎麼能知道成功與否呢。
從知道二月初要去大學插班上學,馨妍在家裡除了看看高中課本之餘,還讓孫建國教她學騎腳踏車。孫建國雖然傷還沒痊癒,不過扶著腳踏車教馨妍還是很輕鬆的。孫建國扶著腳踏車後座,馨妍騎在腳踏車上學著掌握腳踏車把頭,只要能控制住自身的平衡感,學腳踏車其實並不難。
再者成人的身高優勢,把車座調到最低,坐在車坐上腳就能才。碰到地面,上車下車就要省了很多麻煩。馨妍只花了一天時間,就能在前院裡穩當的騎著腳踏車。雖然是初學者,不過有孫建國在後面扶著,能掌握平衡後更不會摔倒。對一個學腳踏車的初學者而言,一次都沒摔倒過還是很優秀的。
就算馨妍沒念過高中,但高中的課程對她而言並不難,不是馨妍又多聰慧,知識的學習也是一通百通,當然也或許只是心理作用,馨妍覺得補習過程很簡單輕鬆。馨妍補習時,孫建國也帶著李大個跟著系統的學了幾天,李大個以前也就認得簡單幾個字會寫自己的名字,學了幾天後要多認識幾個字。
孫建國卻很認真的學,這些年他能認會寫的字不少,數學加減乘除會一些,花了兩天時間看了小學課本,就認真的學初中知識。英語就罷了他也用不到,可語文數學物理幾何,這些東西還是有用的,也下功夫和毅力去學。學海無涯學無止境,孫建國甚至覺得以前浪費不少時間,要是花在學習上,要多學習很多的知識。
在馨妍確定插班念大學的時間,孫建國的腦海里猛然想起跟馨妍結婚前,那時還在新和縣,就有個臭小子直白自己跟馨妍的差距……馨妍的愛好自己不懂,馨妍接觸的文化層次自己也不懂。兩人孩子都生了三個,這輩子都會一起過日子,可孫建國不想這樣模糊不清的過日子,他想跟馨妍無話不談有共同語言,馨妍所有世界裡他都能陪伴著她。這個過程或許會很難,不過孫建國堅信,只要自己一直努力,就能一點點的更接近。
樂之順之知道馨妍要去大學念書,都吵著要跟著一起去唸書,康之不懂這些,也不妨礙他跟著兩個哥哥一起鬧著要去唸書。順之寸步不離的拉著馨妍的衣擺,康之跟著樂之一起圍著馨妍轉圈碎碎念,一個勁的嚷著也要去上學。馨妍好笑的看著他們折騰了好一會,樂之康之轉的頭暈停下來了,才柔聲笑道:
&ldo;想上學很容易呀,京都有學前幼兒班,樂之順之的年歲去剛好合適,念一年學前班就能讀小學了。哪裡都是跟你們年齡差不多的小孩子,會有很多小夥伴一起玩。康之年紀太小人家不一定收,在家裡陪爺爺奶奶玩,到時爹孃都。跟哥哥都不在家,爺爺奶奶全都指望康之保護呢。&rdo;
樂之和康之很好說服,一聽學前班會有很多小夥伴一起玩,就不鬧騰著要跟娘親一起去唸書了。康之純粹就是湊熱鬧,以為是在玩遊戲。只有順之不好說服,拉著馨妍的衣擺不鬆手,小臉上滿滿的堅持。這孩子一直很聰明早惠,馨妍對他的教養也更上心。不管是對哪一個孩子,馨妍都從不許諾做不到的事,很多道理都是要從小開始言傳身教。
對順之這孩子,馨妍一向都是擺道理來勸服:&ldo;順之,大學離家有些遠,你跟著來回跑身體就吃不消。娘每天早上去學校,晚上就能回來,課程不多時也會早些回家陪你們。你在家裡跟哥哥弟弟一起玩好不好?等九月份學前班開學,你就能跟哥哥一起去上學,就不會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