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吐,各位施主,借幾張月票嘛,起碼回到歷史第二吧……
字數夠了,附個xiao百科:
在真實歷史上,戊辰科進士完爆有科舉以來的任何一科。戊辰一榜,有趙少師(志皋)、張少師(位)、沈少師(一貫)、朱少保(賡)、陳宮保(於陛)、王宗伯東閣(家屏)、於宗伯東閣(慎行),先後宰相七人,真是極盛。又有尚書十八人,shì郎、中丞、三品京堂五十二人。而七相中五人一品,二人贈一品;尚書中四人一品,二人贈一品,凡擊yù者十三人,此制科以來,未有之盛也。
排第二的,要算是嘉靖壬戌七yù了,為少師申時行、李汶,少傅餘有丁、王錫爵、蕭大享,少保楊俊民,太子太保蹇達,亦可媲美。
至於張居正和高拱的那科,也算是很強了,都有一大片牛人。而沈默的丙辰科,歷史其實是弱爆了的,原因無它,高段位選手普遍短命……為了給xiao沈增加點助力,我把別的科的幾位挪了過來,就算蝴蝶效應吧。
第八三一章 新的開始(下)
第八三一章 新的開始(下)
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
蘇州府學之所以能有如此神話般的成績,除了前面羅列的一系列因素外,還有不容忽視的一點,那就是這批學生與當今皇帝,其實算是同mén。
作為對隆慶影響最大的帝師,沈默在蘇州那些年,對這批學生傾盡了心血。為了培養他們‘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除了教他們道德文章,破題應試之外,沈默還時常為他們讀邸報、為他們講解國事民情、教他們如何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方法論。並時常jī勵他們,常懷報國之心、不墜凌雲之志!
就像沈煉影響了他的一生,重塑了他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一樣,沈默也深刻的影響了這一批年輕學子,潛移默化間,使他們成了不同於以往任何時代的一批讀書人。
他們銳意進取、他們肯做事、想立功,他們眼界開闊、思維活躍、無拘無束。他們對物質的追求,遠xiao於其他的官僚,而把注意力放在了國計民生上……當然,這是後話。但眼下,他們就比其他同年更加了解這個國家的內憂外困,進行了更多的理xìng思考,所以答起這種題目,也就更得心應手。
至少,師出一mén,更容易得到隆慶的共鳴。
但常人不會細究其中深意,而是會盲目的神化蘇州府學,神化沈默這個‘偉大’的教育家。
這還是後話。
~~~~~~~~~~~~~~~~~~~~~~~~~~~~~~
回到紫禁城。傳臚儀式已經結束,新科進士們便要開始此生最榮耀的遊街誇官,瓊林賜宴、立題名碑等一系列活動。
前來觀禮的官員,則往魚貫退朝而出。
出了皇極mén,在眾官員的恭送下,四位內閣大臣,並一干司職郎,便往會極mén回去了。
沈默與陳以勤走在一起,剛說了兩句恭喜的話,就聽背後有人叫道:“中堂請留步!”
沈默回頭一看,原來是大理寺少卿海瑞,不由苦笑道:“老陳你先走吧……”
陳以勤報以同情的微笑,便把他留在後頭。
“什麼事?”沈默站住腳,微笑著望向海瑞道。
“請問中堂大人,我辭呈什麼時候可以批下來?”海瑞面無表情的問道。
“辭呈?這個……我已經有段時間沒在京城了。”沈默一本正經的裝傻充愣道:“對這個不是很清楚。”
“下官自去歲十一月起,至今半年時間,已經連上九本辭呈。”海瑞就不信沈默能不知情,但對方是宰相,說不清楚就是不清楚,他也只能耐著xìng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