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餘只道:“方教主請講,但使方教主能止戈為武,就算要了貧道的一條小命,又有什麼打緊?”方怪人呵呵而笑,只道:“道長德高望眾,方某人絕不會對你無理。”空餘聽得他的話講得客氣之極,反而漲紅了臉,只道:“方教主但說無妨。”
方怪人目光在眾人臉上閃過,只道:“老子為道家鼻祖,《消冰經》和《造立天地記》更是道家經典是不是?”空餘聽了這話,心中頓時歡躍起來,因為他知道,方教主在能自由出入劈斧石後,曾到藏經閣中偷看過道經,並且拿走道教經典《消冰經》與《造立天地記》,他當時想方教主拿走這兩本經書,看了對他有異無害,也便假裝不知,希望他能從這兩本書中得到啟示,終老劈斧石裡,此後十幾年,方教主一直安安份份,空餘也是安慰不已。如今聽方教主問起,也便捋著鬍子,道:“正是,想必方教主將這兩本書已經背得滾瓜爛熟了。”
方怪人不答,自顧道:“《消冰經》中有記載,老子要尹喜殺父母后始能學道;《造立天地記》記載,老子打殺胡王之子及大量國民後,才使之降服而學道,不知可否真有此事?”空餘一愣,也知道兩本經書中卻有此記載,不過意思卻截然不同,可又不知從哪裡辨博,真是如梗在喉,不吐不快,臉漲得發紫。“
眾人面面相覷,色無戒看看左右,心想:“這兩則故事怎麼與佛經中的記載這麼相似,法慶以妖妄之說附會佛經,取尹喜害親求道,引老子打殺國王七子及國人一事之說,而廣行屠戮,正與此氣味相投,即是殺人得道信仰的濫觴,道經裡為何也有如此記載,而且意思相佐?”不由的搖了搖頭。其實,《消冰經》與《造立天地記》,併為佛教流行後道教徒所偽造,當時道流於佛家教義本多謬解。這個色無戒不知曉,但害親求道之事確是出自佛家轉述,他想到這一點,也便道:“確實有此事,只是你把意思理解錯了,不但錯了,而且是大錯特錯。”
聽得色無戒這麼一說,眾人又把目光聚中到了他的身上,方怪人走近幾步,不眨一眼的看著他,道:“還請指教。”色無戒微微躬身,只道:“不敢。此事在大宋以前的北周武帝天和五年,有一人名叫甄鸞,此人在他的《笑道論》中已經批駁了道家諸謬說。在第三卷第二十四條雲:‘老子語尹喜曰:”若求學道,先去五情。一,父母;二,妻子;三,情色;四,財寶;五,官爵。若除者,與吾西行。“喜精銳,因斷七人首,持來。老笑曰:”吾試子心,不可為事。所殺非親,乃禽獸耳。“伏視,七頭為七寶,七屍為七禽。喜疑,反家,七親皆存。’《造立天地記》雲:‘老子化胡,胡王不伏。老子打殺胡王七子、國人一分。’”老子只是想試一下尹喜學道之心是否堅定,而非真要他殺人。但是,尹喜起初殺人,並不知道是幻象,因此已經犯戒,懷了噁心,且殺的是父母,則是重罪。至於‘濫誅半國之人’,則更是荒唐可笑了。
色無戒平時就少讀書,而能講出這些大道理來,卻不是反常,而不是出家人對此事一無所之,也是在情理之中。其實不管是出家為僧還是為道,對這兩則故事都是耳熟能詳,空餘何嘗不知,但面對方怪人的咄咄相逼,他雖臉漲得通紅,也不肯說出真相,也是因此。
所有這些,只因為早期的道教經典,一方面從佛教中借鑑大量材料和教義,另一方面也從其他宗教信仰中汲取營養。就好像道家增修《化胡經》的過程,亦是竊取其他各家思想材料的過程。因而只要有機會,道家抄襲摩尼思想亦是合乎邏輯的。信佛之人不計較,為道之人更不會承認他們的經典是竊取而來,色無戒的話,不但沒有替空餘解聞,而且還使整個道派蒙醜,在場為道者,便紛紛罵出:“胡說亂語,兀那小子,快退到一邊去,小小年紀,知道些什麼?”一時間不少罵聲只朝色無戒攻去,色無戒只覺百口莫辨,只伊呀作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