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19頁

「嗯,我申請了,不過恐怕希望不大。」老邁克心情沉重地說道。「骨髓配型是要看運氣的,配不上是正常的,只有很少人才能找到合適的骨髓進行移植。抱歉,科爾,我剛才說要辭職就是擔心找不到合適的骨髓,那樣的話,我只能陪在薇薇安的身邊陪她走完人生的最後一段路。」

楊靖拍了拍老邁的手背說道:「邁克,我能理解你的心情。換作是我,我也會這麼做的。那麼,現在薇薇安只是在進行藥物治療嗎?」

「嗯,她現在主要是用馬利蘭片來控制,但那種藥毒副作用很大,薇薇安這段時間過的很辛苦。」

「馬利蘭片?」楊靖微微遲疑了一下,隨即就意識到這種藥物在華夏還有另外一個名字,那就是白消安片,在瑞士諾華藥業把格列衛研發出來之前,這種藥物還有硫酸羥脲是控制白血病最好的藥物。

不過這兩種藥物的毒副作用很大,治療效果也遠遠不如後世那大名鼎鼎的格列衛。

因為楊靖去年看過那部《我不是藥神》,而且很受感動,所以他當時特意查詢了一下有關於電影中「格列寧」那款藥物的來源,他對現實中的抗白血病神藥格列衛瞭解的很清楚。

只是現在格列衛的研發雖然已經有了眉目,可也僅僅是隻有眉目而已,距離真正的格列衛進行第一次人體試驗,還有六年的時間呢。

而且,在這個時間段,即便是諾華藥業也還沒有成立,要到1996年,瑞士製藥公司ciba-igy與sandoz才會合併成為諾華公司。但是很顯然,如果沒有特效控制藥物格列衛,薇薇安是很難堅持兩三年的時間的。

可要想一下子把格列衛開發出來,那顯然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本身格列衛的研發就經過了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道路。

從發現白血病開始,人類就一直在和這種不治之症進行抗爭。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主流學術界普遍認為「病毒是引起腫瘤的主要原因」。而這時賓夕法尼亞大學腫瘤研究所的諾威爾和亨格福德就開始做一項「離經叛道」的事情,他們正試圖在腫瘤細胞中尋找遺傳物質的改變。

而在1973年,芝加哥大學的女博士珍妮特·羅利博士也加入到了這項研究中來。

直到八十年代,隨著癌基因研究的興起,紐西蘭科學家安妮麗絲博士發現了人與小鼠白血病病毒的一段同源基因序列c-abl,是從9號染色體易位到了22號染色體長臂上,這一結論表明c-abl的易位導致了l的發生。

從1960年諾威爾博士發現費城染色體,到1973年珍妮特·羅利博士明確費城染色體為染色體易位所致,最後到1982年安妮麗絲博士發現癌基因c-abl易位後與bcr融合使酪氨酸激酶持續啟用,最終導致了l的發生,前後共經歷了22年。

白血病的發病原因找到了,可是要想針對這種病理找出解決的方法,這其中又經過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

1993年,年僅38歲的布萊恩·德魯克來到了位於波特蘭的俄勒岡衛生科學大學進行l的科學研究。在此期間,德魯克和他在波士頓的同事,利用專門設計的抗體,開發出了一種測定bcr-abl酶活性的新方法。這種方法堪稱是評估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潛在療法的無價工具。在找到這種方法的同時,德魯克還必須同其他研究中心的競爭者展開競爭,率先找到這樣一種藥物——它可以使關鍵酶失活來抑制癌症,以及讓剩下的健康組織得以倖存下來。

而瑞士製藥公司ciba-igy的生物化學家尼克·萊登是德魯克的老相識。尼克打電話給德魯克,告訴德魯克,他們公司有德魯克想找的東西。

這種藥物被稱之為sti571,也就是格列衛在研發期間的名稱。雖然它是ciba-igy公司的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