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障眼法
蔡易一說這個,屋裡所有的人都提起了興致,就連剛拾掇完碗筷的王家贊和王媽都坐了下來,準備聆聽這位古瓷專家的故事。
「我記得那是在1994年,那一年的秋天我接到了一個邀請函,是南博發過來的,邀請我過去參加一個古瓷交流會,參與的人都是國內有名的瓷器專家。我那個時候剛剛獲得了副研究館員的職稱,因此也幸運的收到了一份邀請函。」
作為一個在金陵上了四年學的大學生,楊靖當然知道蔡易嘴裡所說的南博是哪裡,那就是華夏三大博物院之一的金陵博物院,這個博物院別稱就是南博或者南院。
「這種專業性極高的內部交流會,其實就是一個相互學習的場所,因此在交流會上會有眾多的古瓷乃至高仿出現,這都是那些大家們拿出自己的收藏來供交流會使用的,正是這些精品和贗品並存的情況,讓我們大開眼界。」
「這其中,一個乾隆茶葉末釉如意耳出戟橄欖瓶引起了在場幾乎所有人的關注。那個茶葉末釉如意耳出戟橄欖瓶就和今天這個瓶子一樣,無論從那個方面來看,都像是大開門的真品,可偏偏瓶底的款識卻是讓所有人都傷心不已,因為那個瓶子的瓶底款識竟然是六字三行的楷書款,而且最後那個制字,同樣是簡體字……」
楊靖聽的心裡也是一驚,蔡易所說的這個乾隆茶葉末釉如意耳出戟橄欖瓶他聽說過,而且楊靖還記得這樣一款的瓶子好像在嘉德2015年的春拍上出現過,好像還拍出了將近一千三百萬國幣的高價,是極為罕見的茶葉末釉精品。
蔡易繼續說道:「這個瓶子是已故的瓷器大師史樹青老先生提供的,那時候史樹青老先生還在世,也參加了那次交流會,而且史老還作為講師給我們講過一堂課呢。」
「史老拿出來的那個瓶子讓全場人都有些摸不清頭腦,當然,也有幾個瓷器大師想到了其中的關鍵,可是這些大師都沒有說出答案,而是讓我們這幫子年輕人自己去想。」
「那個瓶子在那次交流會上引發了相當大的爭議,公說公有理是婆說婆有理,誰也奈何不了誰。堅持說那個瓶子是贗品的,除了瓶底那個款識之外,就再也找不出來其他的佐證;同樣,堅持說這個瓶子是真品的,又解釋不了瓶底款識的那個簡體漢字和瓶子的顏色是為什麼。最終,還是史老出面將答案公之於眾。」
頓了頓,蔡易端起茶几上的茶杯,輕呷了一口水這才繼續說道:「史老說,這個瓶子是他在動亂年代受一個名字叫做吳天明的老友的委託而儲存的。據史老說,他的那位老友雖然名氣不顯,可在古瓷鑑定和古瓷修複方面卻是有著極為精湛的技藝,是隱藏在民間的真正古瓷大家。只可惜,他的這位老友在動亂年代因為成分不好而被打倒,最終不堪折磨而自殺。在自殺前,他將這個瓶子委託給了史老保管,同時還告訴史老他原本還有四個差不多的瓶子,但在一次抄家中不知所蹤,最終手裡只剩下這麼一個瓶子。」
「最終史老告訴我們說,這個乾隆茶葉末釉如意耳出戟橄欖瓶確實是一件真品,而且還是一件不折不扣的清三代御瓷,之所以出現簡體字的款識還有略顯暗淡的釉面,就是因為吳天明大師在生前為了保護這個瓶子,而動手給這個價值連城的瓶子做了假。」
「據史老講,當時吳大師為了保護這個瓶子,就動用了一種秘法給這個瓶子作假,吳大師製作了一種特質的透明釉面並將之覆蓋到瓶子表面,這樣就讓瓶子的顏色看起來暗淡了很多。尤其是瓶底的款識,吳大師也用特殊的手法將原本的款識遮蓋住,然後又用一個假款識覆蓋了上去,這樣就形成了那個茶葉末釉如意耳出戟橄欖瓶現在的樣子。」
「最後,史老告訴我們,當時吳大師就是使了一個高明的障眼法才讓這個瓶子變成現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