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汝窯天青釉手拉功夫茶杯影月杯碎片,1120年,薛定宏。」
「果然是汝窯的碎瓷片!」看到這個鑑定結果,楊靖心中大定,但接下來的聖戒忽然又出現的那個訊息,才更讓楊靖心花怒放。
「宿主一共發現二十一片汝窯碎瓷片,這些碎瓷片如果修復後,可恢復成為一個完整的天青釉手拉功夫茶杯影月杯。」
「這些碎瓷片竟然全都來自同一個整器,而且如果能夠修復的話,這些碎瓷片竟然還能組成一個完整的汝瓷影月杯!」楊靖驚喜的在心裡暗道,這個驚喜真的是來的太大了。
這可是汝瓷啊,要是能修復的話,還能得到一個完整的整器,這太牛逼了有沒有?
宋朝的「五大名窯」,汝、官、哥、鈞、定,這個排序,不是亂來的。本來,按窯場的出現次序,應該是定窯先行,但在歷史上的重要性而言,則汝窯地位無出其右。
俗話說得好,「物以稀為貴」,而汝瓷恰恰就是應了這句老俗話。
汝窯出現在北宋晚期宋徽宗的時代。政治史上,那是一個不知所謂的混亂時代,藝術史上,卻是中國文藝復興的巔峰。趙佶作為朝廷上的皇帝或許不合格,但作為藝術家之中的皇帝,卻當之無愧。憑著絕逸群倫的天才和生命力,他不但自身的創作成就高超,而且獨具慧眼,賞識了無數卓爾不凡的藝術家。如果他不是搞垮了國家,後世的名聲大概不致太差。而汝窯的出現,正是他的文化大業下的一道手筆。
宋徽宗是個非常虔誠的道教徒。道教講求清淨無為,凡事要與大自然和諧合一。我們可以想像,既有藝術家脾氣又有大把錢花的徽宗,一定把自己的生活打點得一絲不苟,極有品位。北宋宮廷一直使用的瓷器原本是定窯的瓷器,定窯的顏色是白色,對道教徒而言,這種顏色太刺眼,於是趙佶把心一橫,重新訂造,開始了汝窯曇花一現的歷史。
汝窯的色澤傳說是來自天上。後周世宗柴榮,曾經燒造過一種名為「柴窯」的瓷器,卻在北宋已經失傳,只剩下當年立下的口諭:「雨過天青雲破處,者(這)般顏色作將來」。
宋徽宗傾盡人力物力,就是要超越前朝,製作出可與之匹敵的汝窯。汝瓷成品的顏色、效果如出一轍——汝窯的瓷胎,不是白色的,而是帶著淡紫,叫做「香灰胎」;而瓷器的釉色,不論是半透明抑或不透明,都顯出一種非常柔和悅目的天青色,並常常帶有輕微的釉裂紋,稱為「蟹爪紋」。這種顏色和效果,後世一直在模仿,但卻一直未超越!
無論是南宋的官窯和哥窯,抑或清代的雍正和乾隆,儘管最後都做出了自己的風格,但在模仿技術而言,卻只能做到襲貌遺神的程度!
古籍記載,汝窯的顏色如此細膩,是因為釉中加入了瑪瑙粉末。但根據英國最新的化驗報告顯示,儘管瑪瑙粉末與釉內的主要礦物互不排斥,卻無助於成色的改變或提升。這個訊息對於矢志重現汝窯的藝術家固然是一大打擊,對於存世汝窯的珍貴價值卻是一次肯定,因為連這唯一可能破解汝窯秘方的線索也斷了,這項文化遺產就更形稀罕了!
而且金滅北宋後,汝窯也隨之消亡,前後只有二十年,傳世品稀少,彌足珍貴,到現在僅存也就是七十來件左右。其中苔北故宮博物院23件,燕京故宮博物院17件,滬海博物館8件,英國戴維基金會7件,其他散藏於美、日等博物館和私人收藏約10件,能夠曝光的,也就是五六件的樣子。這對於收藏家而言,這簡直是「恐龍級」的珍品!
如此難以仿製的難度,如此稀少的傳世品,這就造成了華夏瓷器史上「汝瓷為尊」的地位。古玩界更是有「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的說法。
連汝瓷的碎瓷片都如此的珍貴,更何況汝瓷整器呢?
這就是汝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