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花也是要有綠葉相襯的。
既然兩邊都不想得罪,徐輝祖只得一揮手,讓文官們先退下,獨留部將下來做思想工作。在管人這一點上,他還真有點佩服萬磊,因為萬磊站在幕後,卻能把北平城搞成鐵板一塊,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也不管朝廷威逼還是利誘,鮮有當叛徒的,都不知萬小子給部下吃了什麼**藥。
其實,萬磊沒給人吃什麼藥,只是給部下足夠多的尊重和足夠多的利益而已。在順天府,不管是當官還是當將,俸祿都是很高的,每月給四石米的同時,還按級別發五兩到五十兩不等的官俸。就連當個小兵,也是吃白飯拿軍餉。
這還不算,萬磊還把順天府的土地都給分了,不管官兵民,每人二十畝地白拿,還幾十年不用交稅,又不用出役,要不是四周有強敵環伺,順天府就是傳說中的世外桃源。這種好日子,府民們誰不珍惜啊,誰敢進攻北平,他們就跟誰急。
一通連騙帶蒙把朝廷軍“趕走”之後,萬磊也把軍政議三方的代表集中起來,議定近期內要不要起兵。三方代表經過激烈的討論,並在萬磊的主持下進行了投票,最後還是萬磊的提議得到了透過,那就是先耗著,朝廷軍不動,北平軍也不動。
當然,不動不等於坐以待斃,一方面,軍方抓緊時間練兵,特別是騎射訓練,力爭早日帶出一支可以野戰的騎兵;一方面,再派出使者,與北元加強溝通,爭取建立一個“戰略同盟”關係,即順天府再次大幅降低鹽鐵的價格,以換取北元的軍事互信和互助;另一方面,加快鍊鐵廠和煉焦廠的建設,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造出火藥和大炮,用以加強北平城的守衛。
與其同時,生產也是不能落下的,萬磊把生產石蠟的工藝技術轉賣給趙鴻儒,讓他加快油井的開發力度,並生產出石蠟批發給城內的百姓,百姓們拿到石蠟之後,裹上編好的棉芯,再轉手出賣,這就有了工作和收入,城內的閒人少了,也就沒人搗亂。
只是這一樣一來,萬磊本人又損失了一大把利益,不過為了北平城的安定團結,這也顧不得了。
ps:河蟹無罪,怎麼“迷。藥”兩字都被和呢?
第117章 大生產運動
朝廷軍退出順天府地界之後,北平城得到了短暫的和平時間,一支由數千人組成的採礦隊在北平軍的保護下,開往黃花山礦區,進行開礦作業。由於北平城內迫切需要鐵礦石,所以只開發鐵礦山,至於那個金鎢礦山,還未及開發。不過在戰爭時期,金條都不比一把火銃來得實在。
為了加快開發,原本的召標改成了聯合開採。在萬磊的牽頭下,二十家大燕商合力出資聘請勞工和置配開礦洗礦的工具,加爭在五天內弄回一千噸,也就是一千車鐵礦砂,作為剛剛搶建完成的鍊鐵廠的原料。
為此,萬磊也是大出血,他從自己賣化裝品所得的七千多兩白銀中抽出五千兩來,用以購買鐵礦,剩下的二千多兩用以購買煤礦,一下子就回到了赤貧狀態。好在趙鴻儒為人地道,把製取石蠟的專利使用費三千兩給送來了,不然萬磊就是北平城最窮的人。
然而,這三千兩還沒有捂熱,萬磊就用它們來支付向山東富商定購的一百五十車石墨的貨款,立馬又回到赤貧狀態。
由於石磨具有耐高溫的性質,在冶金工業上可用來製造石墨坩堝,另外,治金爐的內襯也要用到它們。當然,鑄炮的時候還要用它們來制模具。而山東才是石墨的主產區,所以萬磊不得不花巨資採購。
相比於處在赤貧狀態的萬磊,趙鴻儒已經躋身老財階層,這老傢伙人老成精,一邊倒騰煤油,一邊收購糧食酒醋茶等生活必需品回來販賣,一裡一外掙了兩份錢,富到流油說的就是他。
雖然現在煤油生意受到局勢的影響,不過這不影響趙老財開拓進取的精神,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