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你好像又變得厲害了,難道是打通了任督二脈?”
瑪麗亞只是笑而不語。
劉青山領著這些人,一直在埃弗亞的部落停留了一個多月,這才返回龍騰駐地。
這一次的經歷,相信一定會長久地印刻在大家的腦海之中。
重回龍騰駐地,大家都有一種重歸文明社會的感覺。
好好洗了個熱水澡,再美美地睡上一覺,第二天一早,感覺自己又活了過來。
吃早餐的時候,每個人還都喝了一杯駱駝奶,現在對飲食方面,沒有誰還去會挑食了。
主管農業的於隊長溜達過來:“今天咱們收玉米。”
“還幹活啊?”有人抱怨。
也有人歡呼:“又能幹活啦!”
收玉米並不是什麼太累的活,把苞米棒子從秸稈上掰下來,然後攢成一堆兒一堆兒的,裝進麻袋運回來就行了。
至於剩下的秸稈,一部分收回來,留著喂駱駝。
駱駝不挑食,苞米杆子也照樣能消化。
剩下的大部分,都直接就地粉碎,然後用犁鏵重新翻壟。
這樣就把地表的碎秸稈都埋到土裡,慢慢發酵腐爛,變作肥料。
這也有個名目叫做:秸稈還田。
不過想要坐到這一點,必須保證粉碎的秸稈要足夠碎,否則的話,不僅不會腐爛,下一茬種莊稼的時候,還會不便於耕種。
收回去的玉米,還要進一步脫粒,中間的玉米芯,正好就留著燒火做飯了。
駐地這邊現在不缺煤燒,剛來的時候比較慘,只能把牲畜的糞便曬乾,用來燒火。
大樹下的歌手,現在幹活也都像模像樣,手上磨出了老繭,也不用擔心再磨出水泡。
一人守著一根壟,咔嚓咔嚓,一穗穗苞米就被掰下來。
一邊幹活,還有人一邊哼歌,要是大家都喜歡的歌曲,很快就變成大合唱。
唱著唱著,也不知道是誰起頭:“老大,來一個,老大,來一個!”
估計情況,是小凳子乾的好事。
大家都知道劉青山的創作能力,自然一鬨聲地跟著嚷嚷。
劉青山看到大夥也都有點累了,於是到地頭兒休息喝水。
灌了兩口水之後,劉青山這才樂呵呵地說道:“那我就唱一首,掰玉米之歌。”
大夥不知道咋回事,還都跟著使勁拍巴掌呢。
劉青山清清嗓子,就唱了起來,旋律是那首粉紅色的回憶,只是歌詞全給改了。
夏天夏天悄悄過去開著拖拉機,
掰玉米,掰玉米,活活累死你,
就在就在睡覺的夢裡媽媽叫醒你,
去地裡,去地裡,下地掰玉米。
大夥都聽傻了,愣了一下之後,這才鬨堂大笑。
他們萬萬想不到,老大還有這麼調皮的一面。
小凳子平時就喜歡唱這首歌,於是一手抄起一個大玉米棒子,就開始給劉青山伴舞,這下子,大夥更是樂壞了。
夏天夏天悄悄過去下地掰玉米。
腿痠的手麻的膝蓋疼疼的,
葉子劃在臉上生疼的拉了雙眼皮,
多痛苦,多銘心,怎能忘記。
大夥都跟著節奏,一起拍巴掌,感覺勞動的辛苦,也都隨著歡快的歌聲飄走。
劉青山繼續唱:
蟲子軟軟的,鑽進我的袖子裡,
樣子花花的,爬進我的後背裡,
我內心恐懼,大汗珠子往下滴,
掰玉米是痛苦的回憶……
結果唱著唱著,小凳子也不跳了,身上就跟長了蝨子似的,一個勁扭來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