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復亨的建議,自然是可行的,而且他的話,也讓顧同的思維瞬間想到了更多。
&ldo;先生,既然可以用茶葉和鹽巴和吐蕃人交易,為何我們不能仿效這個法子,和大理、占城、安南諸國加強往來?且大理乃是我中華自古以來的領土,只是因為唐朝之後,國力衰微,被段氏竊據,我想,等到蜀地局勢穩定之後,咱們可以用茶馬互市來試探試探大理國,若是他不依,正好咱們也可以藉此出兵,將大理一舉吞併,向來這樣做,臨安方面也不會有什麼說辭的!&rdo;顧同陰險的一笑,隨著打下巴蜀之後,他必定要捲入到趙宋朝廷的亂局中來,可是他又不想過早去臨安淌這攤子爛水,是以覺得,或許可以用大理、吐蕃甚至是西夏做做文章。
製造地區緊張,然後就用足夠的理由,保證大量軍隊和政治上的相對性,後世老美用在中東的這一套做法,顧同很是直接的就剽竊了過來。
張復亨又從中補充了幾點,短短半夜時間,兩個人一邊行軍,一邊交談,直到次日天明的時候,一個應對今後趙宋朝廷,並且逐步擴大自身實力的計劃就孕育而生,等到將其中的一些細節都敲定的時候,顧同也不禁感慨,而張復亨更是對於顧同的政治手段和政治魄力佩服不已。
陽光普照,穿過秦嶺大山,隱隱約約的霧氣之中,漢中城的身影,漸漸映入眼簾。
等轉過一個山嶺,晨霧散去,陽光之下的漢中城,仿若一個即將要被剝光衣物的美少女一樣,含羞帶怒,迎接著顧同大軍的到來。
事實上,漢中城裡,吳曦的心情,恰如此時的漢中城一樣,羞怒兼具,一連兩日,想要突破城外晉軍的防守,領軍南下,但是每一次出戰,都被打了雞血一樣的晉軍擊退,有好幾次,甚至被人家衝進城中,吳曦焉能不氣惱?
可惜,空握有六七萬大軍,此時吳曦卻也沒有回天之力了,顧同本部人馬的到來,將是吹響他生命終結的最後一支節奏曲。
第377章 除賊(七)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正所謂,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可惜的是,面對強勢的晉軍,賣國求榮、投靠女真,自立蜀王之位的吳曦身邊,卻沒有願意為他&l;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r;的真正勇士。
大散關陷落,吳現被俘,祿禧戰死,李好義、李好古諸將反水投靠晉王顧同,晉軍兵臨漢中,圍困城池,一連串的訊息,對於吳曦來說,好比一個連著一個的驚天噩耗一樣,堵在他的心中,讓他悶悶不堪,難以喘過一口氣來。
&ldo;王爺,晉王兵馬已經來到城下,將城池四方再次包圍,觀其人數,大約有三萬多人,到底是突襲出城,還是守城退敵,還請王爺示下!&rdo;從成都領軍火速趕回到漢中的吳軍左右軍統制褚青,小心翼翼的走進吳曦的宮殿之中,冒著萬分危險,還是將請示的話問了出來。
褚青抬頭看了眼吳曦,見其眼神之中,滿是木然,心中不由得一嘆,可是褚青心知,此時此刻,就算是想要出城投降也沒有機會了,從晉軍迅速攻下大散關,星夜派軍圍困漢中城這些跡象來看,晉王顧同明顯是想要吳曦的命!
褚青擔心吳曦慌亂之中,又做出什麼昏聵的決定,是以再次出聲說道:&ldo;王爺,事到如今,唯有抵抗到底,晉王連番出手,其志已明,無非是要踩著我們的身體南下奪取巴蜀,而我們又恰當的成為了他出兵的機會和由頭,此人心思非同一般,故而萬萬不可對他心存僥倖,王爺,我軍退守在漢中城內的還有六萬多兵馬,加上城池之固,糧草之多,大可以固守一段時間,及至雪降,晉軍必然不攻自退,到那時,我軍危機自可解除,只是,只是王爺,您要振作啊!&rdo;
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