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7頁

888年)河南節度使李罕之佔據澤州。唐昭宗光化二年(889年)李克用與朱溫(後梁太祖)爭奪澤潞。唐昭宗天復元年(901年)三月朱溫派大將氏叔琮攻李克用,入太行,佔天井關昂車鎮(今晉城南),攻陷澤州。晚唐哀帝天寶二年(905年)改陽城縣為獲澤縣。

後梁太祖開平二年(908年)梁太祖朱溫抵澤州。後梁末帝龍德三年(923年)梁末帝派董璋為澤州刺史,又命北面行營招討使王彥章會董璋陷澤州。是年獲澤縣復改為陽城縣。

後周太祖廣順元年(951年)十二月後周柴榮軍過烏嶺(今沁水與翼城界),勝北漢帝劉知遠從弟劉崇。後周世宗顯德元年(954年)三月周世宗柴榮大勝北漢於巴公原(今澤州縣北)。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昭義節度使李筠起兵反宋,宋太祖親徵李筠,破澤州。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北宋哲學家、教育家程顥任鳳臺縣令,推行&ldo;鄉必有校&rdo;,建鄉學72所,社學數十所。宋哲宗元九年(1094年)澤州人孔三傳首創諸宮調。宋徽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陷澤州。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金改澤州為南澤州。

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年)建西關景德橋。金宣宗興定元年八月(1217年)蒙古太祖以木華黎為太師、國王,率兵南征,陷澤州。金宣宗興定五年(1221年)蒙古兵攻澤州天井關。金哀宗天興元年(1232年)段直歸附蒙古軍,被授為澤州長官。金末起兵,築壘自保,蒙古兵復佔澤、潞後歸附。

~~~~~~~~~~

~~~~~~~~~~

三晉,原是中國戰國時期的趙國、魏國、韓國三國的合稱,後演變為中國山西省的別稱。春秋時期的晉國被戰國的趙國、魏國、韓國三國所取代,史稱&ldo;三家分晉&rdo;。因此,在《戰國策》、《史記》、《資治通鑑》等書中,將趙、魏、韓三國合稱為三晉。三晉成為地理名詞,指趙、魏、韓三國故地,見於《後漢書》&ldo;馮衍列傳&rdo;:&ldo;龍門之陽,三晉之路,西顧酆鄗,周秦之丘,客觀之墟,通視千里。&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