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季常的回答,顧同沒有點評正確與否,而是再次問道:&ldo;那麼你認為援軍數目應該是多少?&rdo;
這一次陳季常不敢大意了,因為他看到己方後軍只有一萬五千人的數目,如果分兵援助哲別的話,不管是出五千還是一萬,都可能是一個糟糕的選擇。
只是五千的話,無疑是杯水車薪,根本不可能起到什麼作用,如果是一萬或者是後軍盡出的話,那麼就在戰略上陷入被動了,尤其是一萬多人的後軍一旦孤注一擲全部加入到戰鬥中去,並且不能迅速取得優勢的話,那麼同樣還有一萬五千人後軍的完顏綱就可以佔據戰場上的主動權,尋找戰機,將己方大軍擊敗。
但是這個問題又不能不回答,一兩分鐘的沉默之後,陳季常小心的說道:&ldo;我覺得應該出動一半作為援軍,剩下一半,可做策應,以防止不測之局!&rdo;
面對這樣的回答,顧同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但是他的臉上還是看不到絲毫的表情波動,事實上,對於陳季常的回答,顧同的心情一如臉色一樣,覺得實在是謹慎、小心了。
無疑,現在兩軍數目相同看,而且不管是從戰局還是從援軍數目來看,最多隻能算作是敵我力量相當,可惜,有些事情,並不是數字就可以代表一切的。
顧同和陳季常的問答之中,戰場上的局勢又發生了一些變化。
首先是完顏伯嘉帶著一萬人的生力軍加入到前鋒陣營的對戰中後,看似在人數上還有士氣上都壓過了哲別麾下的草原騎兵團一頭,可是事實上,這些援軍的加入,並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相反,利用狼群戰術,哲別依舊死死地守著擊潰鐵甲騎兵之後取得的陣線,未有一步鬆動,而且讓統領前鋒大軍的烏古慶壽和完顏伯嘉心顫的是,在一個個小的狼群的撕咬之下,己方軍隊的傷亡明顯要比哲別的草原騎兵傷亡的更多。
而得到了承裕、蒲察秉彝援助的兩翼軍團,確實如陳季常一開始擔心的一樣,援軍的加入,一定程度上扭轉了之前取得的優勢,但是在訓練刻苦而且又經歷過無數次戰爭洗禮的神武軍與晉軍主力的對弈之中,戰士們紮實訓練的基礎,又慢慢的開始扭轉這種局面,靠著悍不畏死的精神,鐵一樣嚴明的紀律,靈活有效的戰場指揮,一時陷入到不利之中的兩翼軍團,再次發力,而女真軍團,在這樣的打擊之下,已經區域性開始敗退。
一個地方的敗退或許說明不了什麼,畢竟這是十幾萬人之間的大決戰,但是同一片戰場之上,當這樣小規模的敗退局勢,出現到兩至三個的時候,卻也可以說明一些問題了。
陳季常有些不解的看著戰場上的變動,他實在沒有想到,頂著巨大的傷亡,在沒有補充兵力的狀況之下,己方軍隊,居然可以發揮出這樣大的戰鬥力出來。
顧同看了眼陳季常,帶著幾分自豪,幾分欣喜,緩緩說道:&ldo;季常,不管一場戰事多麼的艱巨,首先,你要對你計程車兵有足夠的信心,人的潛力是無窮的,尤其是在死亡的威脅面前!&rdo;說完第一句話,顧同語氣一頓,又看向對面的女真軍隊,繼續說道:&ldo;況且,此時的女真軍隊,已經不是百年前那支&l;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r;的神話了,百多年的統治者生涯,顯然讓他們已經忘記了戰鬥的本能,而我們,我們是為了復興、為了統一、為了生存以及尊嚴和榮譽在戰鬥,所以&rdo;
顧同沒有再往下說,可是陳季常已然明白了,在戰局最危險的時刻,顧同為什麼依舊不願意選擇增派兵馬,增援三路大軍,因為顧同對麾下的將士們有著足夠的瞭解,正是因為這種瞭解,才能使得在最最危險的狀況下,依舊鎮定,依舊選擇信任和堅持。
陳季常此時又將目光看向完顏綱,面對戰局的再一次惡化,完顏綱又會有什麼樣的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