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奏摺上一個個非辦不可的理由和非給銀子不可的藉口,顧同現在可真的想立刻變出來一座銀山出來,如此,以徹底的解決大臣們和自己的苦惱。
不過難歸難,問題卻總要處理,想了一番之後,顧同最終還是決定,按著自己的想法,來處理國庫中繳獲來的這批銀子。
第541章 龍騰
其實遠在當初知曉陸家、鄭家、吳家等江南家族透過餘慶堂籌集這批銀子的時候,顧同就對這批銀子的用途有了一個大概的想法,不過那個時候他想的還不是很全面,但是就在重陽宮、終南山遊玩的過程中,當他的思緒和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時候,他終於將其中的每一處都想通透了。
&ldo;眾位愛卿,你們不要爭吵了。&rdo;揮手將明顯已經都要爭得臉紅脖子粗的六部尚書們拉了下來,顧同笑著說道:&ldo;都是朝廷一品大員,卻還這麼小孩子氣,要是傳出去了,還不讓人笑話。&rdo;
有了顧同的這麼一番半帶取笑的話,張萬公等人這才吹鬍子瞪眼睛的坐了下去,不過看他們臉上的神情,明顯就是銀子少一文都不行。
看著眾臣都坐了下來,顧同等他們都喘順了氣,這才將自己的想法對著眾人講了出來,&ldo;眾位愛卿,關於銀子的用途,朕有一些想法,朕想將這批銀子鑄成銀幣,然後依這批銀幣,回籠市場上的舊錢,然後鑄造新錢,如此一來,朝廷就有了足夠的錢來應對各種事情,像你們說的什麼,將來朕統統都滿足你們,怎麼樣?&rdo;
&ldo;鑄造銀幣?&rdo;真德秀、辛棄疾、宋鞏等一干宋臣都有一些茫然,不明白顧同為什麼好端端的要將銀子融了,鑄造銀幣,在他們看來,這不是多此一舉嘛。
倒是金臣出身的張萬公、張嘉貞、路伯達等人似乎明白了什麼,看著顧同,張嘉貞猜測道:&ldo;陛下,您是想藉此舉統一南北貨幣,然後達到發展經濟的目的?&rdo;
張嘉貞原本就是金國的戶部尚書,在金國的時候,就主持鑄造過一批金、銀幣,當時金國也是想借鑄造金銀幣將北方混亂的貨幣市場一統,同時為朝廷換取足夠的利益,可惜,想法雖好,最後卻沒有實現目標。是以對於顧同的鑄幣計劃,張嘉貞即是高興,卻又擔心。
顧同點了點頭,他見張嘉貞臉上有幾分憂慮,於是就詢問道:&ldo;怎麼,有什麼顧慮嗎?&rdo;
張嘉貞不敢隱瞞,直接說道:&ldo;陛下,想當初金主完顏璟也想鑄造金、銀幣,以此來統一北方貨幣,達到增加財政,穩定政局的目的,可惜,百姓們都將金銀視作貴重金屬,他們寧肯將金、銀幣揣在懷裡,也不願意用來花費,長此以往,統一貨幣的目的不僅沒有達到,相反,朝廷的金銀庫存被消耗一盡,市場上的物價也不斷高漲,朝廷最終得到的就是一批混亂的銅錢以及越加亂的政局。&rdo;
作為戶部尚書,張嘉貞不敢不將話說清楚,萬一顧同下令鑄造的這批銀幣,最終也走了這條路,那麼他這個戶部尚書必然要出來負責。為了自己的官位,同時也為了帝國的興盛,張嘉貞的話可謂是入木三分的精闢。
關於金國幣制的混亂以及鑄造金銀幣穩定市場的歷史,顧同在前一世的時候,就耗費了很大的精力研究過這個問題,不過當他現在也面對幣制混亂的情況的時候,他並沒有覺得很好處理,相反,比之完顏璟時期的貨幣混亂狀況,目前帝國的貨幣才是真正的亂成了一團了。
金國、南宋、西夏,幾乎三個國家的貨幣都在各個地區流通,江南沿用宋幣,北地流通的卻是金國鑄錢和偽齊劉豫鑄造的銅錢,西北地區以西夏的貨幣為主;這樣的混亂,對於國家來說不是好事情,一個統一的帝國,在幣制上如果不能實現一統的話,那麼最終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