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鬍子低著頭聽著顧同的訓斥,等到顧同說完之後,他才唯唯諾諾的悔過道:&ldo;陛下,臣知道錯了,臣險些壞了陛下的大事,臣認罰,請陛下&rdo;
&ldo;好了,你也是隨朕最久的老人了,現在也是帝國的國公爺,是駐守中原的重臣,有些事情,不是朕來處罰你,而是你自己要有一桿秤,做事要掂量掂量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rdo;言畢,顧同將跪在地上的賀鬍子攙扶起來,然後又命小鄧子將帳外的羅通等人全部叫進來。
等到眾人悉數進入大帳,顧同先將杜謙、燕寧、王韜三人誇讚了一番,讚譽之後,也隱晦的對眾人輕率的用炸死那麼多高麗、女真軍士批評了一番,為了給這些帝國的將軍們灌輸一種人也是一種資源的想法,顧同不惜拉下皇帝的臉面,像是一個商人一樣給眾人算計道:&ldo;你們想一想,四五萬人的俘虜,如果留下來,送到中原,用這些人去修路,去整治河道,去修建城池,這將減少咱們國內百姓多少人力、物力,這麼多的免費勞動力,咱們只需多管幾頓飯,可是他們給咱們帶來的效益卻是無窮的,你們啊,真應該找個時間,好好的算算這筆帳。&rdo;
在資本時代最初的時候,充足的勞動力,無疑是支撐一場跨時代革命的關鍵,漢人的繁衍能力自然不容置疑,可是如果能夠將漢人百姓從最基礎、最艱辛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而改用這些異國戰俘來完成許許多多的國家大工程,那麼不僅可以將自己的人用在更加關鍵的地方,而且對於緩和國內的階級矛盾也是非常有益處的。
費了一些口舌,將這中間的道理給眾人講了一遍,然後顧同也不管羅通等人聽懂了沒,就打住這個話題,改為詢問起眾將對於接下來的東北戰局的看法和想法。
中原軍的抵達以及充足的糧草供應,足以支援二十幾萬大軍在東北大幹一場,而失去了六萬多兵將的高麗、女真聯軍,此時不光在士氣上要比己方衰弱,而且糧食供應問題勢必已經成為影響高麗、女真兩軍合作的禍患,在顧同看來,崔怡被俘虜之後,崔忠獻現在肯定在想著離開黃龍城和自己講和,但是顧同卻不打算接受崔忠獻的請和。
&ldo;陛下,您說得對,咱們大軍兵強馬壯,要人有人,要糧有糧,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接受高麗棒子的投降,哼,既然他們敢觸犯天威,我看不如一鼓作氣,直接滅了高麗王國,省得將來在帝國的東北疆域又出現一個禍害。&rdo;賀鬍子顯然已經忘了先前還被顧同批評的情景了,在顧同說完之後,他就第一個發言,而且言語之中,滿滿的都是殺意。
不過賀鬍子的話,卻代表了軍方將領們一致的看法,賀鬍子之後,羅通也緊隨其後說道:&ldo;韓國公說得對,我軍目前佔盡優勢,不必和高麗人講和,當初崔忠獻敢於出兵幫助女真朝廷,那麼他就該有兵敗的覺悟。&rdo;
聽完軍方兩位國公的看法之後,顧同在心中微微點了頭,然後他看向張復亨,想要看看張復亨有沒有什麼好的見解。
張復亨在心中回想了一下目前掌握的各種有利條件之後,沉聲對著顧同以及一同參與軍機的軍中諸將說道:&ldo;陛下,各位將軍,高麗乃是戰國末年燕國人為了逃避中原戰爭到達的後裔組建成的國家,其習俗、服裝,皆與中原無多大差別,可以這麼說,高麗國自古以來,也是我中華一部分。當年隋煬帝三證高句麗,就是想要收復這塊故土,可惜,隋煬帝三徵三敗,最後諾大個隋帝國也因為國內局勢無力繼續徵討高麗。等到了唐朝年間,唐高祖、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訓,對於高麗採取懷柔政策,高麗國王臣服中原,年年納貢,高麗與唐王朝之間交流也日漸密切。唐朝末年,國力衰弱,中原王朝對於高麗半島的控制日益衰弱,北宋初建,契丹雄踞北地,契丹與高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