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話,李泰就對著自己的心腹吩咐一番,讓其將沈復需要的書籍送到李府,交由沈復去打發時日。
李泰心中的意思,沈復焉能看不出來?不過他也不去點透,由著李泰心中去想。
沈復以為自己的退出,一定會換來眾人的團結,沒了自己和褚青爭權,那麼起事一定會順利的實現,可是,他顯然將人心想的太過好了,也輕視了世人折騰起自己的能力。
平平靜靜看書的時光之中,卻也難以得到真正的平靜。
議定好起事前的第五日,沈復在自己的屋子裡聽到屋外崔、李兩家的下人在鬥嘴。
聽了半天,才明白二人爭吵的原因所在。
崔家下人覺得自己家公子才是這次世家力量的代言人,理應將來封侯拜爵的時候自家公子爵位高,其他人是被領導者,只能比崔仁的功勞小,將來所得到的好處也應該是崔家拿大頭。
早就看不慣崔家人行為處事的李家下人自然不會同意崔家下人的說法,口齒伶俐的他,以舉事時間這樣的大事都是自家少爺拍桌子定下來的,以少爺的才幹和能力,才是當之無愧的世家領袖,再加上李家人在這次舉事之中,所付出的最多,難道按照付出和回報成正比的原則,將來得到利益的時候,也自然只能是李家高於其他幾家。
爭鬥的結果說來有些好笑。
聞訊而來的李泰和崔仁黑著臉將各自家的下人處置了一番,可是兩個人,對望之時,吹鬍子瞪眼睛的不和是個人都能看得出來。
坐在屋子裡面的沈復並沒有出去,只是隔著窗戶將這一切看在心裡,不過神情之中,卻是更加的落寞,幾日之前尚還覺得事情有成功的希望,可是李泰和崔仁二人的舉動,則徹底的將他的幻想給破滅了。
可是讓沈復跌破眼睛的是,在起事前的第三日,李泰和崔仁勾肩搭背,兩人笑呵呵的穿堂過廳,就像是從來都不曾有過齷齪一樣,表情之中的坦然和親切也不似假裝,相反,還分外的真實。
可就是這樣的真實,這樣的和氣,才讓沈復更加覺得不合常理,心中的憂慮,也更加的濃重!
&ldo;到底是什麼能讓這兩個心胸本就狹窄的人化干戈為玉帛,變得如此的和氣呢?&rdo;
好奇心的促使之下,沈復再也不能靜靜地坐在書房去觀看關中各州的地理文獻了,越想越覺得不正常,沈復覺得很有必要將問題的來龍去脈搞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然,他會夜裡睡不著覺的!
&ldo;周公子,我這裡有一事難以想明白,還請公子為我解惑。&rdo;
出了門,恰巧碰見脾氣最是和善的周梅璞,沈復也不遮不掩,直直問道:&ldo;前幾日的時候我還見崔公子和李大人家的下人起了衝突,二人看起來也是心中存著怨憤的,怎麼今天見到崔、李兩位少爺,竟然和善的比當初都要要好,這中間有什麼因故,還請周公子為我解惑。&rdo;
周梅璞倒是笑了笑,還是像平時的老好人一般,緩緩的講道:&ldo;沈大官人這些日子一直都在書房,不曾出來議事,恰巧發生了幾件小事,所以崔公子和李世兄二人才會如此。&rdo;
&ldo;哦?是何事?&rdo;沈復越加的好奇。
&ldo;非是什麼大的事情,沈大官人您也是明眼人,自然能夠看出來前幾日的爭吵,說破了天,不過就是利益二字使然,今日早晨的時候,我們幾人被褚將軍叫了過去,他給我們幾人指了一個法子,說是利益小了自然會爭得頭破血流,還不如眾人團結一致,把三天之後的大事齊力做好,一旦長安城的手,滿城的權貴、富商還不是任由我們幾家人處置?不僅是長安,褚將軍說三天之後,拿下的地盤越多,到最後得到的利益就越多,幾家人自然也就分得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