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4頁

王修拍手稱讚,只覺得未來一片光明,只要不出意外,十年之內,一旦資本奠定,那麼這江山之上,又何愁不能留下自己的一番指點?

郝天挺和王修的一番分析,也讓眾人更加堅定了追隨顧同,舉大事、成大業的目標,是啊,依託著這麼好的契機,若是不能做出一番事業,那麼可就真的是歲月蹉跎了。

顧同看著這一切,不知道該怎麼言說自己的幸運,再來晉地之前,他從來都是想著依託關中,聯絡南宋,以取中原,不過現在,女真人給了他一個更好的機會,不僅較少了風險,更加讓他得到了許多有利條件。

之前郝天挺和王修言語之中都有提及到的晉地財力、礦藏、交通之便,這些是成大業之基本,但在顧同看來,晉地更加重要的不是這些,而是人才優勢。

遼金建國,雖是異族統治,可是朝廷之中,不乏漢族文臣武將,遍觀這些人,可以發現一點,那就是晉地籍貫的人最多!

三晉之地,人才濟濟從,不僅僅在於晉地很少有戰亂,經濟發展作為支撐,更加在於,晉民對於教育的重視。

所以這才出現了郝天挺、王修、王中立乃至之後的元好問這些文壇大儒。

有資料曾經統計,遼金元三代,晉地所中進士,乃是其他各地遠遠不能比及的一個數,這裡,也能看得到三晉之地,是如何的重要。

除了人才,再就是晉北擁有的地理優勢,接近草原,可以練就一支騎兵,從而避免像南宋那樣馬匹困難、騎兵難以建設的困局。

局勢大好,不能不珍惜這得之不來的機遇,顧同不能坐以待斃,等著女真人發現然後見自己調離或者是傾巢覆滅,他必須儘快成長,只有這樣,才能不懼怕一切意外,一切未盡的可能和插曲。

而想要長久的發展,人才培養則又顯得致關重要。

現在軍中,講武堂的傳統已經被定了下來,大有發展成為一所軍事學校的趨勢,這是神武軍的傳統,不僅為神武軍培養了上千的基層軍事骨幹,而且也為自己能夠牢牢掌握這支軍隊提供了一個保障。

要知道,神武軍可沒有什麼忠君的思想,就算是提倡忠義,那也是對顧同絕對的效忠,對國家民族的效忠!

武將軍事上有講武堂,文臣治隸卻一直是顧氏集團發展的一塊短板所在。

以前的時候,這塊短板的作用和影響可能並不怎麼明顯,可是自從顧同在西京路掀起吏治風暴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手中,竟然&l;無人可用&r;。

因為沒有屬於自己的文士集團,所以顧同不得不屈服於現實,把完顏慧的一些餘黨留了下來,繼續委以職責,因為人才不足,所以對於好多當官不能為民的下屬,顧同不能驅除,只得保持現狀,可是這些東西,往往會形成潰堤的作用,譬如附廯,稍不留意,可能滅亡就會因此而起。

既然要舉大事,就不能給自己身上留這樣的一個定時炸彈,以前的時候,確實沒有辦法,屬於心有餘而力不足,可是現在,有趙秉文、有王修、有郝天挺這些能夠代表北地儒士階層的人,還愁人才不夠?

&ldo;諸位先生,我這裡還有一事相求,勞煩諸位,一定要幫助文和!&rdo;

顧同言真意切,句句真誠,只讓趙秉文三人重視不已。

只聽趙秉文問道:&ldo;敢問大人,是何事情?若是能用到我們這三把老骨頭,定當奮力為之!&rdo;

聽了趙秉文保證,顧同心中一陣欣喜,又言說道:&ldo;西京目前正在整頓吏治,可是因為人手不夠的原因,對於一些人浮於事的狀況,我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不得已,只能讓那些庸官繼續留任,但是我也知道,要是長此以往,這終將會成為一個不確定的因素,所以,我想能否借三位先生的人脈,在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