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趙秉文?&rdo;
&ldo;趙周臣?&rdo;
咋聽到此名號,顧同還以為自己聽錯了,等看到一旁的王修也隨之點頭,這才反應了過來。
&ldo;不知夫子屈駕臨門,文和有失遠迎,實在失禮,還望夫子勿怪!&rdo;顧同連忙向趙秉文再次行禮,心中,也不斷的回憶歷史上的趙秉文。
歷史上,西夏、遼、金三國定鼎,和南邊的宋王朝分庭抗禮,雖然塞北三朝,論及軍力,常遠勝於兩宋,但是,兩宋文人學士向來以正統自居,視北方朝廷以及生活在女真人統治下的漢人儒士為蠻野之輩。
即使是在趙宋南遷,建都於臨安之後,這種文化上的優勢,依然讓南宋士大夫們自視甚高,即使在軍事上不能勝過女真人,但是,在文化上宋人,永遠站在制高點上。
不過這也不是自欺欺人,乃是因為這一段時期,南宋文化一場繁榮,先是二程兄弟,再是朱熹朱老夫子,陸九淵的心學、程朱之理學,精彩異常,再加上兩次&l;鵝湖之辯&r;,更加讓南宋文化走上巔峰。
不過理學的發展,因為政治的緣故,被權相韓侂胄加以禁止,朱熹本人,更是被貶官罷官,及至臨死,也沒有看到理學成為官學。
而正是在這個時候,北地中國,以趙秉文、王修、黨懷英、趙颯四人為核心的文人學士,著書立說,援引程朱理學,加上金章宗完顏璟重視文化的大好契機,儒學一時之間,在北中國也開始興盛。
而趙秉文,正是此中關鍵性的人物。
顧同一邊行禮,一邊打量著這個可以和程朱之輩相提並論的一代文學宗主,想要看看,這位趙老夫子是一個什麼樣的風流人物!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