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了一頓,陳季常喝了口已經冷卻的茶水,潤了潤嗓子,又言道:&ldo;段氏、蠻族,都是案上之肉,不足為慮,重要的還是的吐蕃人還有中南半島上的安南、緬甸人,此次南征,不得已收兵,是因為咱們的後勤補給線還有軍隊數量,都不足以支援繼續徵討,但是這些小國,在大軍主力撤退之後,勢必會繼續挑釁,到那個時候,你不妨主動出擊,給他們一些顏色看看,讓他們明白明白輕重。當然,若是相安無事,自然最好,畢竟占城諸國的水稻對於咱們而言,是相當重要的,你如果能夠把整個中南半島變作咱們軍隊的後勤基地,我給你記一大功!&rdo;
接連說了這麼多,只把李好義聽的心動不已,他現在才明白,原來留在雲南行省當提督兵馬使居然會有這麼多的好處,其發揮的作用,一點都不比在中原少,相反,可能真的會如同陳季常所說,將雲南行省變作未來晉軍的糧草基地。
&ldo;元帥,您放心,這些話好義都記在心中了,我會小心應對,爭取把雲南、把中南半島,變作咱們的大後方!&rdo;一夜談話,李好義終於露出了幾分笑容。
陳季常點了點頭,看了眼營帳之中的沙漏,見時間不早了,就連忙讓李好義去休息,而他自己,又處理了幾件公務之後,這才和衣睡去。
大理城中的這場夜話,註定了未來一段時期之內,雲南乃至整個西南方向的政治、經濟、軍事走向,也必定,會影響到日後晉軍的大戰略和顧同的統一大業。
天色一亮,像是打了雞血一樣的楊修義、李好義外加一個學習理政事務的耶律楚材,頂著黑眼圈,激動著心情,就開始了雲南行省的建設。
開禧二年七月,雲南行省正式建立,首任雲南總督段智祥、首任雲南提督李好義、首任雲南轉運使楊修義從陳季常的手中,接過了任命狀,這也標誌著,雲南行省三套班子的形成。
好在段智祥並沒有昏了頭腦,在上任之後,就大手一揮,將行省的一切事宜交給了李好義、楊修義二人去負責,而他本人,則只管理民生以及刑事等事情,不過這也為他和大理段氏一脈爭取到了繼續延存下去的機會,不然的話,恐怕將會又是另外一個高氏家族的下場。
李好義、楊修義二人,雖是新官上任,可是仗著數萬大軍以及坐鎮大理城的陳季常等人的支援,快刀斬亂麻,不過月旬時間,就把行省的大小框架和制度建立了起來,從民生、財稅、田地到軍隊、官職等等,包羅永珍,雖說有好多東西,還不能做到盡善盡美,可是有了這樣一個好的開頭,不管是誰,都能夠想到未來的雲南地區的發展前景。
茶馬互市、釐定田畝,招攬蠻寨民眾,宣耕鼓勵農業,興修水利、州縣官學,一點一滴之中,昔日大理國的痕跡,消失不見,換之雲南行省的欣欣向榮,正在嶄露頭角。
聞聽雲南局勢穩定,遠在長安城中的顧同,也是欣喜萬分,雖然,這段時間他身上的壓力比之南征大軍還要重,還要多…
第406章 時局維艱
萬家燈火,漸漸熄滅,長安一戰,過去了多半年的時間了,城市之中的百姓,也早已經恢復到了原先的生活軌跡之中,當然,變化也是有的,比如少了女真貴族以及那些官老爺們的威壓,終於不用擔心被人任意欺凌,坐鎮長安的晉王顧同,與民休養的大令,鐫刻在長安府衙門口,看著那上面質樸簡單的話語,城中居民更是心安。
可是變化最大的卻不是城市之中的欣欣向榮,變化最大的還要數各府州縣下轄的鄉村小鎮,不說別的,靠近長安城的普通老百姓,不用承擔女真人統治時期的重稅,而且官府釐定出了女真貴族的田地,並拿出來以屯田的形式招攬流民,加以耕種,走街串巷的要飯人少了,賣兒鬻女的悲慘景象少了,地主們也在晉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