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42頁

果不其然,當趙擴的聖旨傳到地方州府的時候,那些本來打算反對遷都的大臣,全然不敢在反對了。

趁此時機,顧同也立刻部署起來了遷都的事情。

第452章 戰淮(一)

趙擴的聖旨,讓真德秀、陸從權等人,清醒的認識到了遷都一事,完全沒有商榷的餘地。聯想到史彌遠、錢象祖等人最後的下場,真德秀、陸從權等人,只好收起心思,附議遷都。

大朝議結束,顧同很快就命人將趙擴的聖旨,分抄天下州府,同時命坐鎮關中的辛棄疾、陸遊二人負責營建行宮之事。顧同不想在國力維艱的時刻,浪費大筆的錢財建造宮殿,可是為了讓趙擴到了長安城後,繼續享樂,他又不得不建造一處宮殿出來。

不過在給辛棄疾的書信之中,顧同更多的意思是想透過遷都一事,營建長安城,好讓這座千年古都,煥發新機,同時以城市建設為契機,帶動關中地區的經濟發展。

長安城的營建工作,顧同甩手給了辛棄疾去負責。臨安城這邊的遷移工作,有陳季常、路伯達等人全權安排,他也非常放心。政務之上,張復亨一雙慧眼穩穩的給他盯著,也不會出什麼差錯。趁著這個空檔,顧同將目光轉移向了江淮戰場。

在顧同的計劃之中,二月中旬,這場打了將近兩年時間的戰爭,務必要徹底結束。

既然要遷都北上,那麼中原必須安定,更何況江淮諸州府,連年徵戰,民力疲憊,早已不堪重負,如果戰爭繼續下去,只怕將來重建工作將會花費巨大的氣力。

聽到顧同要前往合肥府親自指揮江淮戰事,陳季常等人自然不同意。

&ldo;主公,您現在是朝廷柱樑,不可離去,戰場之上,形勢變化多端,萬一要是發生不測,那可如何是好?&rdo;陳季常擔憂的說道。

顧同自然明白陳季常等人的心思,可是臨安城中大小事宜他都放手了出去,一來空閒無事,二來江淮戰事她始終不放心,是以對於前往合肥府指揮戰事,他的態度也很是堅決。

看著陳季常,顧同說道:&ldo;季常勿憂,臨安城中大小事宜,有你們在,我放心,但是江淮戰事,不能拖延了。一旦持久下去,先不要說將士們會疲憊不堪,就說戰場上的幾個州府,所要承擔的壓力就非同一般。所以,我一定前往坐鎮。&rdo;

顧同態度堅決,陳季常也知道想要改變顧同的心意是非常困難,所以百般不願意的說道:&ldo;主公去了,一定要保證安全,這樣吧,就讓蕭成、哲別二位將軍都隨著您去,這樣我們也能放心啊。&rdo;

&ldo;哲別跟著我,蕭成留下來,臨安城必須要有個貼心的大將留下來我才能放心!&rdo;顧同堅決的說道。

陳季常無奈,只好同意了下來。

二人商議完畢,顧同就將自己前往合肥府的事情說給了身邊的大臣,和他所預料的一樣,大多數人都是不同意他去的,可是顧同態度堅決,眾人眼見阻攔不下,只好將神武軍的一個衛的兵力抽調了出來,用以保護顧同。

對此,顧同只好領情。

就這樣,嘉定元年(公元1207年)二月初一,顧同於臨安城郊祭告天地,然後領著五千精兵,在哲別的保護之下,往合肥府前去。

臨安城中,陳季常等人繼續留守,負責遷都事宜。

出了臨安城,縱馬賓士在江南大地之上,顧同的心情是無比的舒暢。

官場上的爭權奪勢,讓他的內心很是疲累,騎在馬上,他的內心才真正的寧靜了下來。

顧同的身邊,樓念慈緊緊跟隨著顧同,看著顧同臉上的歡喜,樓念慈也由衷的笑了起來。或許,天下很大,可是快樂,不是坐擁天下可以得到的。

一路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