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04頁

完顏襄鬆口,韓侂胄就看到了希望,一退一進,有備算無備的狀態之下,韓侂胄自持勝券在握,是以也不著急,就當起了姜太公,穩坐釣魚臺上,只等著女真人上鉤。

女真人的底限下調,可是將史彌遠嚇了個半死,他是萬萬不能讓韓侂胄的目的得逞的,是以原本打算等著女真人給韓侂胄壓力,讓韓陀胄自行放棄所謂的割讓整個長城以南地區的史彌遠,在思慮許久之後,終於做出了一個瘋狂的決定。

為了江南世族的利益,史彌遠已經不在乎刺殺韓侂胄會帶來的罵名,比之罵名,掌握朝政,穩固江南世族的利益是更加現實,更加重要的。

為了說服自己,史彌遠不惜用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來勉勵自己,給自己打氣,可是,此時的他,已經被朝堂中的權力矇蔽了雙眼,如果他能清楚的意識到自己的舉動將會給江南世族以及他本人帶來多麼大的創傷的話,相信他一定不會選擇走上這條路的。

第429章 刺韓(一)

瘋狂的永遠不是思想,瘋狂的意義在於其付諸實踐的時刻。

史彌遠正在瘋狂之路上,頭也不回的向前奔去,只是,註定在路的盡頭,充滿了悲慘。

萌動殺心的史彌遠,聚集起了自己的同盟者‐‐參知政事錢象祖、吏部侍郎楊次山,前者是理學一派在朝堂之中的代言人,後者的背後,是楊皇后,不管是錢象祖還是楊次山,和史彌遠一樣,都有一個同樣的心思,那就是除掉韓侂胄。

或許,除掉韓陀胄於他們而言,是有一千個、一萬個理由的,但是,歸根到底,只是一句話‐‐韓侂胄當了他們的路。

於江南世族出身的史彌遠而言,韓侂胄力主北伐收復失地,更有可能攛掇著天子將都城遷回到汴京城,這一系列的舉動,是不符合江南世族的利益的。

自高宗皇帝南渡以來,圍繞著臨安,江南豪族已經形成了一個共同的利益鏈,當初,嶽飛北伐,差一些壞掉了他們的利益,是以他們暗中扶持秦檜,將嶽飛冤殺,將中興四將,一一逼的卸甲歸田。同樣的,在歷經百年風雨之後,在這個利益鏈越發顯得重要和穩定的時候,但凡想要挖除或者衝擊江南世族利益的人和勢力,都是他的敵人,是江南世族的敵人。

擋在這條利益鏈上的人,必須的死。

於錢象祖而言,韓侂胄當初逼的理學之集大成者朱熹身敗名裂,黯然退出朝堂,而後更是肆無忌憚的打壓理學派官員,迫使理學人才凋零,朝堂之上,出將入相者更是微乎其微,對於這樣的權相,錢象祖為了自己,也是為了理學後輩,為了慘澹而死的朱熹,為了光復理學的名聲,也必須將其除掉。

不死不休,讀書人出身的錢象祖,如此看待韓侂胄。

楊次山者,楊皇后胞弟也,也是當今聖上的小舅子。看似楊次山乃至楊皇后和韓侂胄並無多少幹係,可是熟知宮廷秘聞的人都清楚,當初天子的第一任皇后,韓陀胄的侄孫女‐‐韓皇后去世之後,在立後宮誰人為後之事上,韓侂胄以楊皇后心計頗多為由,建議皇帝立心地質樸,民女出身的曹貴妃為後,要不是楊皇后使盡心機,恐怕今時今日,統領後宮的就會是另外一個女人。

當然,立後一事,只是開端。

隨著楊皇后統率六宮之後,想要插手政務,卻被韓陀胄以本朝無後宮干政為由,將楊皇后絲毫不給情面的頂了回去。而且,由於當今天下年事已高,卻依舊沒有後嗣,圍繞著立誰人為天子儲君一事,楊皇后與韓侂胄矛盾再次激發。

儲君之事,不僅關乎國家未來,也直接影響著趙擴駕崩之後楊皇后地位的問題。楊皇后自然是想著擁立與她親近的宗室之後榮王趙洵為儲君,可是榮王趙洵對韓侂胄頗有微詞,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