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蟒一除,嶽不群的名聲更甚,名號竟改成了除妖真君。
這個名號也不知是何人所傳,這顯然是想謀害嶽不群。
緣何說是謀害。
因為嶽不群在此間“瞎混”這麼多年,已然清楚一事,此間道消魔漲也。
緣何說是道消魔漲。
此界明明是人道大興,人族建有七國,更有堡城十七,道觀學宮佛院,也建了不少。
可凡是修行者皆知世間第一為白頭老妖。
只不過這白頭老妖不理世事,一心全在修行上,只出手過三次,一次力壓季軒轅,一次覆滅冥佛寺,一次殺了七國國主,將天給換了。
但它絲毫不理妖孽惡鬼之事,從無統轄妖孽惡鬼之意。
其獨來獨往,只住白頭山,自號白頭老妖,但外人卻因其形貌猿猴,遂稱為猿神。
其實名姓本無有,自在人定,白頭老妖自己定自己的,而世人也自己定自己的。
它有堅持,世人亦有堅持,不可能因為它力強而換了外號。
也正因為這白頭老妖不問世事,不理世俗,這人世才會是人世,人們仍舊除魔除妖,嶽不群頂了除魔名號這麼多年,也不見有白頭老妖現身來。
可這除妖的名號一來,可就不得了了。
哪天白頭老妖知曉了,以為有人要與它為敵,定然要下白頭山。
不過,嶽不群倒不在意,左右不過白頭老妖罷了。
僅此罷了。
若非嶽不群非是爭強好勝之輩,說不得還真會去白頭山,找這位天下第一試試手。
即使按白頭山遠在極北之地,嶽不群輕易也可至。
在殺得毒蟒後,嶽不群便往東行。
出大石國界,抵達海東國。
位列東海之畔,因此得名。
此國有三家學宮,羊下學宮,沅水學宮,海東學宮,另還有道觀兩座,三心道觀,仙籙道觀,佛院則有七家。
嶽不群之所以來此,乃是聽聞,東海之中有座島,此島有一物,名作軒轅神鐵,乃是季軒轅當年打造劍器所在。
十八歲那年,嶽不群便渡了東海,於茫茫大海之中,尋匿軒轅島。
於汪洋大海中,他搏殺妖鯨,斬殺大鼉,覆滅海盜,一路風雨。
最後,在二十歲那年,總算以一葉扁舟,找到了軒轅島。
同年,他匿得軒轅神鐵,以神鐵祭煉法器。
嶽不群也不煉別的,乃是要煉一口劍器。
好行地煞神通-劍術,做那飛劍之能。
除此外,嶽不群能夠感覺到自己並未將這門地煞神通完全運使開,或許還差了一重境界。
劍術神通中的元神御劍,還有更深層次的說法,那便是元神寄託。
如若煉得元神寄託,即可須臾之間三千里,取人首級若喝水。
此等境界,嶽不群心嚮往之。
只可惜如今他的陽神也只能出遊百里,另外陽神雖能御劍而行,但無法寄託於劍。
因此,陽神之上真有元神一境。
嶽不群於軒轅島上,祭煉劍器三個月,最後煉生一口似劍非劍,劍柄空空,晃如飛梭,而非長劍。
劍器一成,嶽不群便開始施展祭煉法器之法。
將四時之法以陽神心念淬入劍器之中。
陰神生靈識,陽神起心念。
靈識自智慧生就,心念為靈識陽化而有。
唯有陽神修習至深,才可靈識陽化成心念。
心念有成,可做諸般不可思議之事,三心兩用都是小可,換人靈智也是小事。
更可覺醒前世,有人甚至覺醒了三生三世,就好似那轉輪寺,嶽不群也是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