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不群在思過崖待了一陣,便匆匆而去,此地久留無用,畢竟當年被送上思過崖的多是弟子門人,而非高手,所以並無武道真意留存此地。
他往著落雁峰飛奔而去,落雁峰處華山南峰處,這南峰就兩峰,一是松檜峰,二是落雁峰。
落雁峰的風景奇絕,但還得跟這松檜峰,以及一旁的孝子峰一起看,三峰一併來看,那就好似一尊擎天立地的巍峨巨人。
而華山派前輩觀此奇景闖下了諸多武功,如同臨絕頂,撼山海之類。
可惜這些武功都沒法盡得這副奇景的全部神意,所以都成了廢招,只記在了華山派的書閣中。
華山派的武功雖然有口口相傳的,但還是有不少記錄在冊的,如這些前人創下的“無用”武功,也會被收錄書閣,只盼著有後輩英才身臨前輩之境,然後心有所感,最後再借著前輩的創功經驗,將武功再推高峰。
這也是無奈之舉,熱門武功多有人練習轉述,冷門武功也只能這樣發揮餘熱了。
嶽不群來此落雁峰的目的自然是要修習金雁功。
此時,正是南雁北歸之時,有成百上千的大雁從南而來,暫留華山諸峰,其中就以落雁峰有大雁最多,所以來此觀摩金雁功自也是最佳。
嶽不群輕身躍起,仿若大雁振翼高飛,腳步幾下落地在樹叢冠頂,一躍便有五六丈,幾次飛身過後,嶽不群就落到了落雁峰半腰。
他在半腰歇息了一下。
主要也是從思過崖趕來一路都沒歇息。
否則以他的體魄,一口氣就可攀上落雁峰,中間完全不帶歇的。
立身在一棵百年古松之頂,轉身面對華山群峰。
此地正是高絕之處,且古松挺拔,出類拔萃,一時間,嶽不群彷彿身臨懸崖峭壁。
往前一步,便是百丈千丈的深淵。
一股暖日的冷風忽然從山下吹拂到面上。
嶽不群被激得一顫心臟。
他突然張口而高呼一聲。
聲音豪邁而悠揚,其漸漸飄遠,逐漸遠去,遠邊的雲朵似乎都因此而破碎了。
收了這點口氣,嶽不群突然覺得心氣通暢了許多。
一股暖流從心間汩汩湧出。
嶽不群知曉今日的收穫不小,但他沒有即刻掉頭回轉朝陽峰,也沒有在此地找個平坦寬闊之處調息修行,而是繼續向上攀去。
有時候這股心氣也許不過是一點流跡,並非全真。
但是登上這座山峰,是此行目的,不可棄了。
嶽不群一直都是這般思考著。
僅半盞茶的功夫,在嶽不群的飛騰之間,峰頂就到了。
此時,此地,大雁已經落了半邊山頭。
雁被嶽不群驚起一片,大雁紛紛飛,帶著驚慌的嘎嘎之音,散去。
嶽不群觀望著。
沒有運轉金雁功,反而練起養吾劍法。
長劍一處,瑩瑩光彩在日照當頭的正午陽光下細細碎碎。
但是一股氣息卻在群山之巔逐漸磅礴,逐漸大氣。
轟隆隆!!
彷彿一聲沉悶的雷響,就在嶽不群的五臟六腑中響起,直通到他的天靈蓋。
呼呼呼呼……
嶽不群吐著長氣,又吸氣綿長。
一呼一吸間,彷彿有風雷之音在他體內體外奏響。
而他手中的長劍在養吾劍法下也愈發的浩瀚,無法的堂皇大氣。
就好似一座大山在他的長劍下闢造生就。
只是,此時的嶽不群恍若未覺,只一味地揮使著養吾劍法,搬運著混元功的五重內勁。
漸漸,漸漸。
日頭開始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