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逍遙看著手中的第一本書,小小的臉上滿是苦色。
只因書叫《孟子》。
“說好的習武練劍,怎變成學文斷字了?”李逍遙苦苦追問嶽不群。
這話還是嶽不群教他的,不然就這小子的學問造詣,也就說:我不是來讀書的,我是來學劍的。
“劍法不止於圖畫小人,更有諸多經意,以此提煉自身武道意志,強壯精神。”嶽不群如此回答。
李逍遙奄奄應諾。
他聰明伶俐,可不是簡單就會被騙的。
他覺得嶽不群就是想騙他學文,棄置武學。
至於嶽不群為何要如此?
李逍遙還只是個孩子,他自認為自己不懂。
然後嶽不群便自顧自的批閱國情文書。
有不少新確定的工程專案需要他審批。
這些專案都涉及到郡的層面,所以需要嶽不群來定奪,若只是縣鄉的層面,那隨便一個縣長就可以批覆下來。
每個縣都有自己的財庫。
這財庫是由朝廷中樞統一發放的。
而發放多少自有講究,其中的計算涉及多方面,一是縣的今年預算,二是該縣去年的稅收,三是該縣的居民人口,等等。
一般,縣的財庫會存放今年的財備金,而縣上的郡還會有一筆縣的意外金,這筆意外金的管控較為嚴格,而且是郡下所有的縣的統一的一筆。
這樣的做法在最初自然是有奇效。
但人總會變成老油條,會適應國法,然後瞅準僵硬的漏洞,主動出擊。
幸而還有南詔新法在,可使百官積極向上,不行不軌不法之事。
但世間不可能存在萬世不變的法,人們總會找到其中的漏洞。
說回南詔的工程諸事,
在新法中,各級工程都有嚴格的規定,從確定專案到工程驗收,內容詳細無比,目前誰人則別想有空子鑽。
而且還有嶽不群的意志嵌在其中,現在是連想一想都不可能。
嶽不群現在手下批覆的一個國家級工程專案就是有關於在瀾滄江上建類似於都江堰這樣的大型水壩的構想。
關於這個工程,嶽不群細細思考一番,覺得沒戲。
因為這必定會牽扯到瀾滄江下游的國家,也會引起吐蕃的不滿,到時國事糾紛肯定會有一堆。
所以暫且不做,若是要做,那也得一步到位了,將吐蕃和南疆及西南全境都給征伐下來,如此才能這樣做事。
嶽不群倒也不怕惹事,但如今的南詔還需要全力開發女王國和驃國的土地,無暇他顧。
這份提議暫且壓著,改日在下發出去。
“師父,我將來是要像你一樣嗎?”李逍遙天真地問道。
“這不一定。”嶽不群不大肯定。
有可能會像,也有可能不像。
嶽不群既希望像,也希望不像。
何處像?那就是為人處世上,何處不像?那就是武功修習上。
武功最好能超過他,那樣才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最佳境況,門派不至於青黃不接。
嶽不群自認為自己的為人處世還不錯,自然就希望李逍遙能像他,當然也不必全然像他,那還不如嶽不群直接將自己的精神意志凌駕在他的思維之上,使之淪為附庸,只依著嶽不群的思維模式而行事。
“師父,我不想像你一樣,我不想考狀元,我要做大俠,像我爹一樣,縱橫四海,盜不義之財,劫富濟貧。”李逍遙大聲說道。
“嗯。”嶽不群點點頭,沒去反駁。
何須反駁,小娃娃之言罷了。
李逍遙如今也才六歲,思考難有全面,無需掛懷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