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座營寨的交接處,可能要面臨兩方敵人的圍攻。而單單隻衝擊蒙古營寨,或者益州愛兵營寨,只用面對一方兵馬的堵截,因為蒙古,益州兵馬雖然是聯軍,但也不至於為了一個敵人衝到友軍的營寨來幫忙吧?。
但高思繼偏偏不衝擊一方,而選擇迎戰兩方敵人,其實也有著自己的打算。
首先,無論是蒙古兵營寨,還是益州兵營寨,他們起碼都有十萬大軍,並且訓練有素,十分強大。其中益州兵實力相對較弱,但也有十萬兵馬,以一己之力衝擊十萬人馬的營寨,高思繼自認為自己無法逃脫。敵人稍微結陣,也能將自己困死。
就算衝擊較弱益州兵營寨,高思繼也無法逃脫,有怎麼會衝擊更加強大的蒙古軍呢?雖然從兩座營寨的間隙衝殺,看似兩方圍攻,其實不然。
蒙古人與益州兵語言不通,戰鬥方式也大不一樣,雖然表面上看是強強聯合,但若是處於同一個戰場,合力作戰,則變成了一股烏合之眾。
個人實力雖然強悍,但配合方面卻是漏洞百出。因此說從兩座營寨的中間衝鋒,看似人多,其實敵人卻不能組織有效的結陣圍攻。
而這卻正是高思繼敢以一己之力衝擊二十萬大軍的底氣所在。
人多並不可怕,兩方大營雖然有二十萬大軍,但高思繼又不是真正要以一敵二十萬。他只需要衝過數里長的營寨線,抵達金城城下,而在這條路線上的敵人其實不足一萬,甚至更加少,高思繼只要在兩方敵人無法形成有效的圍攻之下衝出重圍便可。
馬到軍前,無論是蒙古兵馬,還是益州兵馬,都不知是敵是友,高思繼二話不說,便衝著兩方營寨的間隙衝去。
說是間隙,其實間距很大,足有二十丈寬度,高思繼如此行為,兩方營寨計程車兵頓時明白高思繼乃是敵人。
但高思繼終究只是一人,還未驚動大股兵馬,兩邊營寨之中,各衝出兩三百人,準備擒拿高思繼。
畢竟是敵人,誰都想捉拿立功,高思繼無心戀戰,瘋狂揮舞著手中的梅花點鋼槍,舞的是密不透風,潑水不進。
周圍敵人根本近身不得,長槍所至,挨著就死,擦著就傷!區區幾百人,哪裡攔得住高思繼,廝殺一陣便一騎絕塵而去。
蒙古兵,益州兵見此紛紛向著營寨內的兄弟求助:“兄弟們這賊人好生厲害,必定是漢軍大將,都出來幫忙將他拿下向將軍請功啊!”
不多多時,敵人漸多,周圍營房中的校尉,百夫長等將校帶領著麾下兵馬前來擒拿高思繼。益州兵多步卒,佈置槍盾陣,蒙古兵多騎兵,用騎兵射射擊攔截。
但兩種截然不同的軍陣,怎麼能配合得好?左邊蒙古騎兵包抄而來,右邊益州步軍手持槍盾聚集,便起了摩擦。
只聽得蒙古騎兵罵道:“你們一群步兵過來幹什麼?快快讓開,別耽誤我們!”
益州兵聽不懂什麼鮮卑話,匈奴話,也只用漢話罵道:“你們快讓開,我們用盾牌兵阻攔,他便衝不過去!”
兩方兵馬圍在聚在一起,誰也不肯退讓,蒙古騎兵一通射箭,高思繼只揮舞梅花槍格擋,卻有不少箭失射中了益州兵,更有騎兵蠻橫,踩死不少益州兵。又有益州兵要佔據蒙古人所在的地盤進行堵截,又用槍戳傷蒙古人的戰馬。
由於兩邊士兵都想擒拿高思繼,然而他們卻誰也不肯退讓,更因為語言,兵種的問題,無法形成有效的合擊。而高思繼則藉此機會,尋找兩軍的薄弱處,一路廝殺,漸漸來到中間位置。
此時遠在山頂之上的益州蒙古兵將,以及金城城頭上的曹操趙雲等將,都聽到了下方營寨中的喊殺聲。
有蒙古士兵,益州士兵來到山頂向著拖雷以及司馬懿稟報:“啟稟王子,將軍,有敵人來襲!”
司馬懿臉色鐵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