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先解決水閘問題還是先審理鬥毆命案,薛守拙以為人命是最緊關節要的。 但是系統卻告訴她,趁著兩村剛死完人,沒有力氣再起衝突的時機,解決水閘的控制權問題是最合適的。 剛好李家村人也得到教訓了,把人家謝家村人惹急了,惹得受不了了,人家也是會拼命的。 並且李家村村長已經被關起來,惹事的人沒了,李家村自然氣勢削弱很多,不敢再挑起事端,水閘的問題迎刃而解。 只不過,這種解決裡面終究帶了血腥的味道。 “本來打算農忙之後找一個時間解決兩村問題,真沒想到竟然因為一個老酒鬼的胡言亂語橫生劫難。” 薛文堂連連搖頭。 矛盾的根源消除了,接下來就是處理械鬥造成的人命案件。 “這是個大工程啊,一個仵作恐怕都不夠吧。” 系統的回答讓薛守拙大吃一驚。 “最好不要按照現代思維處理此案,對於兩村來說最好速戰速決。” “什麼意思?” “現在不需要把案子審得那麼清楚,只需要讓兩村人心裡都服氣就可以了,不用辦理的那麼一清二楚。” “可那是一條條人命啊?” “所以你想怎麼辦?” “當然是查清楚誰是兇手,一一懲治。” “難道我讓你看了那麼多古代官員解決群亂的案例都白看了?地方官處理鄉村糾紛,一般以調和為主,只要兩方心服口服,處理好主犯即可,用不著辦得那麼細。你想讓你爹在鄉下耽誤多長時間?” “人命關天還不需要查清楚嗎?” “你這樣想未免太天真了。” “這怎麼能是天真呢?” “你把誰殺了誰查得那麼清楚,對於解決目前的情況毫無用途。” “怎麼沒有用途?” “現在需要的是速戰速決,拿出一個說法讓兩村的村民不再有理由互相怨恨就可以。最好的方式就是說主犯在械鬥中都死亡了。” “這樣會讓殺人兇手落網的。” “然後呢,兩村的人接著爭執誰殺誰,為什麼殺誰,糾纏不休?” “首先,兩村的傷亡人數就明顯不一致。” “這個可以很容易解釋,謝家村人是突然襲擊,所以李家村傷亡人數眾多。但是後來李家村反擊,而謝家村的幾個主犯在這一波反擊中盡數死亡。所以,兩村最後兩敗俱傷,由於現場混亂至極,究竟何人打傷何人,除非有當事者記憶清晰,親自出來指證,否則兩相抵消即可。” “什麼叫做兩相抵消,這是和稀泥!” “那你現在想怎麼樣?” “當然是查清楚。” “洪縣滿打滿算就兩個仵作,照你那麼個查法,整個農忙村子的事情就剩下查案子了,是不是?” “難道就這麼含糊過去?” “這不叫含糊,這叫審時度勢。” “這就叫含糊。” “我請你根據古代的實際情況提出解決方案,放下你現代人的傲慢。” “這怎麼是一種傲慢呢,對於死了四十多人的案件,說什麼兩相抵消,還要老百姓心服口服。” “那按照你的處理方式,把兇手一一找出,現在死的人之外再絞死砍死幾個罪犯,誰家人把誰家打死的,互相知道的清清楚楚,互相心裡埋著恨意,說不定哪一天恨意爆發出來,又是一場死亡災難,這樣好嗎?” 薛守拙忽然理屈詞窮。 她心裡十分難受: “怎麼認真查明死因還成了錯事?” “不是錯事,只是不必要,多此一舉。有時候多此一舉也是一種錯誤。” “我並沒有什麼現代人的傲慢,我已經很妥協了好不好。田貞孃的案子,我用貞潔烈女那一套懲治方育良。趙小蓮的案子,我同意儘量讓夫妻兩個不要和離。我甚至認同了找掮商這種事情……可是,這回是命案,命案!死了這麼多人!” “就是因為死得人太多了,你要學會大事化小,這是做師爺的本事!也對薛大人有好處。不速戰速決,容易生變,對薛大人的仕途沒有任何益處,同時對於謝家村和李家村村民也沒有好處。” “確實如此嗎?” “確實如此,不要為了你過剩的正義感節外生枝!只為了滿足你自己高高在上的現代人優越感!” 這是系統頭一次對薛守拙使用這樣嚴厲而尖刻的語言。 薛守拙的眼淚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