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的千秋萬代。”
“恩,接著說。”見這名大臣停頓了下來,褚蒜子催促的問道。
見太后褚蒜子似乎對自己的提議很感興趣,這名大臣大為高興,接著說道:“太后,眼下華將軍麾下的主力大軍,盡皆集結在河北一帶,此處距離梁州和益州頗遠,華將軍精力有限,都督如此大片的土地,豈不太過勞神傷力,當下旨,改封華將軍為司州刺史,都督秦、雍、司、冀、並五州諸軍事,而將益州和梁州另封他人,如此,可極大的削弱華將軍的實力,同時,也能讓華將軍將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北方一帶,更好的對抗北方的異族大軍,如此,可一舉兩得。”
褚蒜子聞言,認可的點了點頭,他並非不信任華安,也不擔心華安會擁兵自重,但人言可畏,如今,華安都督的區域實在是太過廣闊,若不割掉部分土地,實在難以讓朝中眾臣放心,況且,一個人的精力有限,將梁州和益州交給別的將領統領,也可以減輕華安肩上的負擔。
“愛卿認為何人可都督梁、益二州,桓駙馬可否?”褚蒜子開口問道。
“萬萬不可,太后,如今在我大晉朝廷,除了華將軍之外,就屬桓駙馬麾下的兵馬最強了,若將益州和梁州交給桓駙馬,亦非朝廷之福。”這名大臣連忙反對道。
與此用時,另一名大臣抱拳道:“太后,貿然將梁、益二州交給桓駙馬,勢必會造成華將軍的反感和誤會,此事萬萬不可,為了穩妥起見,當大力提拔華將軍麾下駐守梁、益二州的將領,讓他們感恩朝廷而疏遠華將軍,如此,方為上策。”
“對對對,鐵將軍與雷將軍跟隨華將軍最久,但他們卻一直被安排在毫無戰事的梁、益二州,從而失去立功的機會,微臣認為,他們心中一定有所怨言,況且,他們與華將軍已經多年未見,感情難免有些疏遠,若是朝廷對其大加賞賜,必可收買其心,使其忠心耿耿的效忠大晉朝廷,此乃釜底抽薪之計。”一名大臣抱拳說道。
褚蒜子聞言,認可的點了點頭,他認為臣子們說的很有道理,雖然他仍舊願意相信華安,但她畢竟是大晉的太后,不再是年輕的小姑娘了,為了大晉的江山社稷,他不得不做出這種決定。
隨後,褚蒜子與眾大臣便擬定旨意,冊封華安為司州刺史、徵北將軍,都督秦、雍、司、並、冀五州諸軍事,並賞賜黃金萬兩,以表彰華安收復大片失地的功勞。同時,冊封鐵牛為安西將軍,都督益州諸軍事,冊封雷暴為平西將軍,都督梁州諸軍事,另外,賞賜鐵牛和雷暴,各五千兩黃金,以收買其心。
聖旨擬好之後,褚蒜子便拿出傳國玉璽,在聖旨上面蓋上印章,並立即下令,將這幾份聖旨送出去。(未完待續。。)
第七百零九章 接受任命
在鄴城方向,華安麾下的大軍與鄴城的魏**隊之間和睦相處,並沒有發生不愉快的紛爭,這主要是因為華安治軍嚴謹,並嚴令麾下將士不得隨意離開大營,從而減少了與鄴城魏軍接觸的機會。
與此用時,由於面臨燕國大軍的威脅,魏國將領需要晉軍幫助自己協防鄴城,因此,對晉軍駐守鄴城並不反感,也沒有排擠的意圖。
在晉魏兩軍的共同經營下,鄴城的防守可謂是固若金湯,足以抵擋燕軍主力的進攻。
在駐守鄴城銅雀臺的這些日子裡,華安麾下的大軍除了每日嚴格訓練,便是幫助魏國守軍佈置城防,而華安則一直在密切關注各方的動態,除了關注燕國方向的情況外,還格外關注鄴城內部的情況,畢竟,此刻,他與麾下的最精銳人馬都駐守的鄴城之中,若是魏國內部發生某種異動,華安就必須立即做出反應,讓事態向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
好在華安早就在鄴城之中安插了大量的斥候和聰士,這些斥候和聰士已經在鄴城之中生活的好幾年,與鄴城的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