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遠幸福美滿是每一對戀人的夢想,但是,時間的流逝讓一些曾經豔麗的玫瑰花謝了。為什麼曾經相愛的兩個人不能完成最初的夢想呢?婚姻的幸福到底和什麼有關呢?我們用心理學來揭開這個謎底吧!

先做個小實驗:

假如讓你在一張白紙上畫兩個圓圈,其中一個代表你自己,另外一個代表你的愛人,你覺得這兩個圓圈怎麼排列才能最好地代表你和愛人之間的關係呢?它們是重疊的,還是分開的?是重疊的部分面積大,還是分開的部分面積大?

如果你和愛人重疊的地方大,並且有一部分屬於自己的空間,恭喜你,你們獲得幸福的機率很大,並且兩個人的關係很融洽,很難和對方分開。心理學家發現,重疊的地方越多,表示愛人之間的相互依賴程度越大,為對方承擔責任的時間也就越長,當然,也就越幸福。

第十一章 問世間情為何物:愛情和婚姻中的心理密碼(8)

在心理學上,這種用兩個圓圈表示的自己和他人的關係就是一個人的依戀關係。代表自我的圓圈中包含代表他人的圓圈越多、越明顯,雙方也就最可能保持對這種關係的承諾。不過這種依戀關係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從我們出生時候就開始的。在我們出生之後,因為父母的照顧和關愛,我們就會慢慢和他們建立起依戀關係,這就是兒童依戀關係。兒童依戀關係一直影響著我們以後的生活,比如學習、交友,並且不同的依戀關係會讓我們對相同的事情作出不同的選擇。當我們長大後,幼年的兒童依戀關係就會發展成為成人依戀關係,這種依戀關係就會影響到我們的愛情和婚姻的關係。

心理學家把人生最初形成的依戀關係分為安全型依戀和不安全型依戀,不安全型依戀又可分為迴避型依戀和抵抗型依戀。

安全型依戀

如果孩子在剛出生的時候,父母就很好地呵護他,小孩子就會在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中,覺得自己是值得愛和信任的,並且他也會去愛和信任別人,這就建立了安全型依戀關係。這樣的小孩在長大後與別人交往的時候,會用自己的愛和信任去對待別人,不會時時擔心自己被別人拋棄。他們會坦然地接受對方的感情,認為這是對自己的依賴和信任,同時也不完全地依賴,而是給對方自由的空間。

不安全型依戀

如果一個孩子在人生最初的時候,感受到的都是父母的冷漠,那麼他就很難得到愛和信任,當然,他也就不會用愛和信任與別人交往,並且他們也會覺得自己不值得愛和信任。這樣他就會形成不安全型依戀,分為迴避型和抵抗型兩種。

迴避型依戀

迴避型的孩子大多很難信任別人,他們也不願意去依戀別人。並且面對別人的親近和信任,他們會覺得緊張,不知道怎麼去回應。他們也不大會理解別人的情緒,所以很容易得罪人。所以,這樣的人成年後戀愛的時候,面對自己的愛人,有時候也會手足無措,不知道要怎樣表達自己的愛,也不理解對方的行為是不是愛的表達。所以,他們即使和愛人在一起,也會覺得不自在。

愛情和婚姻本身就是情感的相互交流,但是在迴避型依賴者那裡,這種交流很難進行下去。所以,具有這樣依戀關係的人,最好不要去猜測愛人的言行到底是什麼意思,如果有了疑惑,最好直接問清楚,這樣才能順暢地溝通,愛情和婚姻才能幸福地維持下去。

抵抗型依戀

抵抗型依戀的孩子長大後,大多喜歡依賴別人,認為只有和別人在一起才會有安全感。因為他們總是擔心對方不喜歡自己,害怕對方離開自己。所以這樣具有依戀關係的人,整天都會纏著自己的愛人,不允許自己的愛人和別的異*往,只要戀人稍微有點不對勁,就會醋意橫生。

屬於這樣依戀型的人,首先要意識到的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