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局的總地質師李德生聽得汗水淋淋。
要多出油,就不能讓幹擾出油的理由成為理由!
剛上任幾個月的川中勘探局的秦文彩聽得後背發冷。
要多出油,就不能讓縮手縮腳的理由成為理由!
老紅軍出身的張忠良聽得四肢在顫抖。
作為石油部的黨組書記,餘秋裡同樣需要堅定地執行毛澤東的&ldo;拔白旗&rdo;精神。&ldo;拔白旗&rdo;之後是&ldo;插紅旗。&rdo;
大會執行主席張文彬宣佈&ldo;插紅旗&rdo;的勞動競賽開始:&ldo;有請玉門局鑽井公司貝烏五隊隊長王進喜上臺講話!&rdo;
只見一位頭戴鴨舌帽的中年男子,一臉憨厚地&ldo;噌噌&rdo;幾下跳上主席臺。然後掏出一沓皺巴的發言稿。餘秋裡一看就樂了:是王進喜啊!王進喜同志,你就別用發言稿了,放開講吧!
王進喜回頭一看是獨臂將軍在對自己說,臉上便露出一片憨笑:&ldo;嗯。&rdo;然後轉過身去,對著麥克風,突然發出一聲雷吼:&ldo;我是代表玉門貝烏五隊來向新疆1237鑽井隊挑戰的!&rdo;
會場一萬餘名幹部職工開始一愣,繼而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最高興的要算餘秋裡和康世恩等領導了。餘秋裡瞅著臺前的王進喜哈哈大笑,對康世恩說:&ldo;看看,我說王進喜這個名字好吧,他一來,就會給我們石油戰線帶來喜事兒!&rdo;
這個時候的王進喜並沒有像大慶時的王進喜那麼響牌,人家也不叫他&ldo;王鐵人&rdo;。但王進喜既然生來是條漢子,所以從他一出現玉門,這石油戰線就被這條&ldo;龍&rdo;攪得翻天覆地。
這位和平時期的民族英雄、工人階級的傑出代表,出生在20世紀20年代第三個年頭,與餘秋裡同生在秋天的季節裡。他也是赤貧出身,倒不像餘秋裡連個大名都沒有。別看王進喜個頭不高,可他媽生他的時候,將其放在篩子裡一稱,整十斤哎!於是他第一個乳名就叫&ldo;十斤娃&rdo;。王家距玉門油田不遠,是玉門縣赤金堡王家屯人。王進喜的父親王金堂按其堂兄王進財往下排,就給自己的兒子取名為王進喜。可舊社會那會兒,王金堂沒有因為兒子取名&ldo;進喜&rdo;而得過啥喜,家裡依然窮困至極。&ldo;我6歲就要出去討飯。&rdo;王進喜對小時候的苦難記憶猶新。
1937年6月2日,玉門油田的開拓者孫健初一行來到玉門時,隨行的還有位美國專家韋勒博士。10月,他們來到赤金堡的石油河考察時,結識了一批當地用土法挖油的赤金人。這裡邊有一個渾身油黑的十幾歲的小男孩。當時幾位科學家不知其名,就稱他是&ldo;油娃&rdo;。韋勒博士對赤金堡旁的石油河考察興趣特大,在當年10月底給家人寫信詳述了認識&ldo;油娃&rdo;的情形:
我和中國的孫健初先生走到山下,在河邊的一個小石頭房子前停住。這裡住著一些工人,他們每天負責收集原油,他們共三個人,還有一個10多歲的小孩。這個孩子只穿一件很破的皮襖,下面剛到膝蓋。因為一天到晚和原油打交道,渾身都是黑色。他大概從沒洗過澡,一身原油只有用砂紙才能收拾乾淨。也許正是這種周身的保護層才使他免受嚴寒之苦……
時隔54年後的1991年10月,韋勒博士的女兒、美國作家哈瑞特&iddot;韋特訪問玉門,她異常興奮地談到父親的這封家書,問油田的人能不能找到赤金堡的那個&ldo;油娃&rdo;。後來當她得知那&ldo;油娃&rdo;就是名揚中華大地的&ldo;王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