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由於&ldo;文革&rdo;帶來的後遺症,這個時期的軍隊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印象不怎麼好。而當兵的人不安心部隊工作,缺乏理想信仰,為誰當兵等人生觀方面也存在嚴重問題。將軍在重新踏進軍營的那一天,便深感肩負的責任重大而緊迫。甚至有軍隊高階幹部好心地對將軍說:秋裡同志,眼下的軍隊不是那麼好抓的,你得有思想準備啊!言下之意,你將軍這回被鄧小平點將回到軍隊的擔子,可並不比當年毛澤東兩次點將輕鬆。將軍對這位善意的老同志點點頭,然後掏著心窩說:我何嘗不知?&ldo;文革&rdo;十年遺留下很多問題,新時期又會出現不少問題。可做工作哪能沒有困難?我這個人如果有個優點的話,就是不怕困難,逼著自己面對困難和問題去動腦筋,想辦法去克服困難。我的幾十年革命生涯不就是這麼走過來的嗎?
是的。將軍現在又要重新邁開步子,在新的時期、新的戰場,一展風采。
自南昌起義以來,我軍與老百姓的關係從來都被稱為&ldo;軍民魚水情&rdo;。然而十年浩劫使這種關係受到極大傷害。如何恢復&ldo;軍民魚水&rdo;關係,這是將軍必須完成鄧小平主席交給的一項緊迫而艱巨的任務。
軍民共建精神文明!將軍在保定駐地的某集團軍調查中,總結和提出了一項具有新時期我軍建設里程碑意義的創新。而正是這項被黨中央、中央軍委確認為&ldo;建立和發展體現社會主義精神的新型的軍民關係的一個好途徑&rdo;、&ldo;是加強現代、正規化革命軍隊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rdo;的偉大創新,使得被林彪、&ldo;四人幫&rdo;扭曲了的軍民關係迅速恢復到了戰爭時代那種互不可分離的魚水關係,並更進一步地發展。與之同時,軍隊的自身建設也在這樣的精神文明建設中得到提升和鞏固。官兵一致,從嚴治軍,也是在將軍和軍委其他領導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的新臺階。
像我這樣年齡的曾經是軍人現在又離開部隊的同志和千千萬萬今天仍在軍隊一線工作的中青年,我們都慶幸經歷過新時期軍隊歷史上一個使我們受益終身的重要事件,那就是&ldo;軍地兩用人才&rdo;活動。而這項活動的積極推動者和主要領導者正是將軍餘秋裡。
面對改革開放和社會發展的新景象和新現實,我們這些&ldo;出生在困難時期、成長在&l;文革&r;時期、當兵在改革開放時期&rdo;的當兵人,都曾有過徘徊,都曾有過痛苦,但我們很快獲得了春風和新生,這個春風和新生就是&ldo;軍地兩用人才&rdo;活動在全軍的展開。當兵者,毫無疑問我們的責任是扛槍保國。但多數人不可能一生都留在部隊,我們需要適應新的崗位、新的工作挑戰,我們要安心當好兵,就必須考慮好今後的出路。這是和平時期所有軍人及其軍隊的家庭和與軍隊們相關的人都在考慮的事。將軍審時度勢,在深入部隊一線的調查研究中,他把軍隊的戰時責任與和平時期軍人們面臨的實際問題放在更高的起點上看待今天的軍隊建設,於是創造性地提出了&ldo;軍地兩用人才&rdo;的科學建軍理念,使得那些既要為保國守疆獻青春、又期待未來能有更廣闊戰場施展建設四化才能的廣大官兵,有了立身之本、建功之技。而關於這項影響深遠的活動意義,我在此僅用幾行字記述,顯然過於簡略和筆輕。但我有自己的認識,因為對於一個真理的認識,通常我們根本就用不著堆積許多所謂的生動事例或華麗詞藻去粉飾它,就像我們對毛澤東的&ldo;槍桿子裡面出政權&rdo;這一經典真理的認識一樣,不需要用&ldo;南昌起義&rdo;、&ldo;秋收起義&rdo;或&ldo;三大戰役&rdo;來解釋它嗎?顯然不用。
一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