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仙帝冒死沖向神跡荒原,就是為了尋找鴻蒙紫氣,因為對他們來說,這是最快的積累方式了。
太上老君能透過煉丹的方式,獲得鴻蒙大道丹,這是一種洞察天地樞機的創造。可謂前無古人!後面有沒有來者?暫時還不清楚。至少到目前為止,秦笛還不能獨立煉製鴻蒙大道丹!
秦笛感到十分慶幸,自己能有這種奇遇,得到孔夫子的三易紫微鬥數之後,領悟了兜率宮外面的影像,從而得到太上老君的垂青。
這種鴻蒙大道丹,有一顆都是奇蹟,秦笛擁有四十顆,可以說是驚天大造化!
秦笛心想:「這只是一爐仙丹,如果能多煉幾十爐,一口氣升到仙帝二十階,會不會遭到天打雷劈呢?」
他有時候也很擔心,因為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換句話說也就是天妒英才。比如說蔡文姬,因為她是天下少有、才華出眾的女子,所以上天給她降下諸多的磨難;再比如司馬遷所說的: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這種大人物,每一個都經受了天道摧殘,為何他秦笛至今為止,仍然一帆風順?難道說會有一場大災難在前頭等著他嗎?就像在夢裡見到的,十幾位仙帝聯袂殺過來,將他大卸八塊?
秦笛不知道前面的路會如何,他只能施展出「三易紫微鬥數」,儘量趨吉避兇。
他隱隱覺得,如果說每一顆星辰都有天道在,那麼整個宇宙便有一個更大的天道,也就是太上老君所說的大道。正是這個「天之大道」的存在,才有「損有餘而補不足」的說法。
《聖經》裡也說:「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
所以說這個大道,就像一個有靈的天神,普天之下,皆是螻蟻,老百姓稱之為「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人要是對上天沒有敬意,必然道德淪喪,早晚會遭到報應。
秦笛屢次反覆測算,得到的結果都提示他,必須精研大道,只有儘量靠近大道,瞭解上天的性情,才能避免災難的降臨。
而對於大道性情研究很深的道祖、仙帝,莫過於太上老君、佛祖、孔夫子、五老帝君,甚至紅雲祖師這些人了。
昔年的鴻鈞或許就是大道的化身,他講出來大道,分成八十一頁《鴻蒙金書》,只要能掌握一頁,就可能成為天之驕子。
太上老君掌握了九頁《鴻蒙金書》,他將這九頁金書分解為八十一章《道德經》,其中提到:「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秦笛覺得,這些都是金玉良言,能不能躲過老天降臨的災難,就看自己能不能理解這些話,能不能跟古之聖賢站在一起,或許上天也會愛屋及烏,看在他結交多位仙帝,勤奮好學,掌握多頁鴻蒙金書,乃是老子、孔子、佛祖門下弟子的面上,給他網開一面呢。
第1053章 秦蘿出戰
仙宮之內,苗雲娟等人也都在靜靜的修煉。
她們看不透秦笛的功力,所以不知道他已經變成了九階仙王。
秦笛從密室中走出來,旋即派出敖影、範瑤、秦蘿,分別去太清境上中下三層,各自挑選一個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