灘頭附近堆積大量的物資,引誘日軍從鹿兒島登陸來攻擊他們的物資,從而甕中捉鱉,一舉殲滅日軍來襲部隊。
但是海軍那邊卻希望陸軍能夠儘快的拿下鹿兒島,說白了就是希望陸軍能夠幫海軍繳獲停靠在鹿兒島的那九艘軍艦,一旦拿下那九艘軍艦,海軍的實力就將會再上一個臺階,這對於海軍的發展還是很有幫助的。
而遊博泰卻並不這麼看,海軍的想法並沒有錯,但是讓陸軍去繳獲軍艦,這種想法實在是太那啥了,簡直就是不拿陸軍的性命當回事。
但是在繳獲日軍軍艦的這件事情上,遊博泰的想法是跟海軍不謀而合的,只不過兩方的初衷是不同的。
海軍是站在戰術層面上去看待的,他們希望增加海軍的實力。而遊博泰卻是站在戰略的眼光上去看待這個問題的,或者說,遊博泰是站在政治的立場上去看待這個問題的。
所以,當五十一師請求使用芥子氣的電報發來之後,遊博泰只是稍稍的考慮了一下,便同意了五十一師的申請。
對於他來說,繳獲的那些軍艦能不能立即投入使用都是無所謂的,海軍目前在亞洲區域根本就找不到對手,加上航母的服役,這也必然會改變未來海戰的模式,所以這幾艘日本老舊軍艦對於海軍來說其實作用並不大。
反倒是站在政治立場上,這幾艘軍艦的作用卻是特別的大。
想當年日本人繳獲了鎮遠號鐵甲艦,這件事情對日本的鼓舞又有多大?對清帝國的打擊又有多大?
如果現在他們能夠反過來一口氣繳獲日軍九艘戰艦,而且還有戰列艦的話,那麼這對於日本的打擊又會有多大?
遊博泰是負責九洲地區的作戰總司令,這個位置也註定了他必須要具備一定的政治眼光,當然了,他也相信海軍部的高層會理解他的看法的,因為站在一個政客的位置上來看,繳獲這九艘戰艦的意義,要遠比加強海軍實力更大。
二戰時期日本人為什麼拼了老命的要去進攻中國的首都?先是拿下了南京,並且在那裡製造了一場驚天屠殺,從政治角度上來看,日本人做的並沒有錯,他們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去擊潰敵人的抵抗心裡,從而更快的結束戰爭,讓日本成為戰勝者。
後來又去攻打武漢,攻打重慶,日本人的目的是一樣的,都是從政治角度上制定的這些作戰方案。
但還是那句話,日本人是缺乏戰略眼光的,所以他們的計劃並沒有成功,因為他們並沒有預知到中國人的抵抗情緒是不可澆滅的,日本人沒有意識到,日本人打壓的越狠,中國人的抵抗意志就越強。
而反過來,現在的中華帝國就不同了,他們從沒有過將希望寄託在某一場戰爭上的想法,也從沒有希望利用一場戰役去結束這場戰爭,即便是有,那也是出於戰略目的才這麼做的。
比如東海海戰,那是一場決戰,但也是一次服務於戰略計劃的決戰,此戰過後,日本海軍失去了強大的統治能力,一舉從亞洲一流淪落為亞洲三流,這就是戰略眼光。
包括之前的第二次中日朝鮮戰爭時期,中國曾要求日本以機器裝置去抵押賠款賠付給中國,那些老舊的機械雖然抵押的價格遠遠超出了他們的價值,表面上看中國似乎是吃虧了,但實際上呢?中國人只不過是少拿了一些錢,但是卻削弱了日本的工業能力。
換句話說,現在日軍手中缺少裝備,就有很大的程度來自於幾年前的那次賠款。
所以,遊博泰並不在意那些軍艦能不能用,能不能立即使用,他在意的是能不能拿到那幾艘軍艦,哪怕他們已經完全不具備了作戰能力,哪怕上面充滿了毒氣。
而現在跑了五艘,這讓遊博泰有些失望,卻又無可奈何,只能希望航空兵能夠儘快的發現他們,找清楚原因。
想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