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四皇子
“殿下。”一箇中年書生說道:“皇后的心思,再明瞭不過了。只是,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此人名叫齊伯仁,乃是齊履謙的幼子。與其他人不同,齊家乃至於紫金山一脈,對於參與奪嫡,是主動入局,乃至於全力參與進去的。這不是他們利慾薰心,實在是無可奈何。
在武宗末期,郭守敬,馬亨,等紫金山一脈的大臣,都在政事堂之中。但是隨著武宗一朝的落幕。再加上這些人年紀也大了,陸陸續續凋零了。特別是郭守敬這位三朝元老。也在數年前駕鶴西去了。
齊履謙雖然作為郭守敬的弟子,但他的能力與影響力根本不能與老師相比。面對各方面步步相逼的局面。齊履謙無能為力,他甚至擔心,在他死後,紫金山書院,要從四大書院之中除名。
從大魏開國以來,一直活躍在政壇上的紫金山一脈,蕩然無存。
這不是他所能接受。奪嫡失敗的結果,大抵也是如此。最多再加上他父子的性命而已。對於某些人來說,總有一些東西是比自己性命還要重要的東西。
正是有這樣重量級人物的公開的表態。四皇子在朝廷之中的分量不一樣。
太子在的時候,四皇子已經是這樣了。而太子一去,四皇子更是與其他皇子有著不一樣的分量。
四皇子劉祐義說道:“齊兄,不用客氣,稱呼為宜之。就如書院一樣就行了。”劉祐義的字,也是崇仁帝給起的。出自《中庸》:“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其實在暗示,劉祐義應該親親(對自己的大哥她太子要尊重),尊賢(你大哥比你強多了。你應該認識到自己的地位)。
只是而今太子一去,四皇子這個表字,似乎有些變化了。似乎皇子之中,沒有比四皇子更“賢”了。
齊伯仁說道:“殿下,禮不可廢。”不過,他也很受用四皇子這種禮賢下士的態度,說道:“以本朝制度,之前陛下將各成年皇子安置在東宮之下,令太子領之,諸位皇子為太子之佐貳。乃是尊太子而親諸王。而今太子之位空缺。諸王在宮,則皇后欲立長孫。令諸王出宮,令太孫獨居東宮,此不立之立也。然皇后到底是婦人,她沒有想過一件事情,那就是陛下之不立長孫,是因為不想立,而是陛下知道,長孫不能令諸王信服,立了,也不過是虛名而已。”
“反過來,諸位皇子與長孫等人在皆在宮中。出了什麼事情,陛下還有挽回的局面。但是諸王一旦出宮。奪嫡之爭,就從暗潮洶湧,來到明面上了。”
“畢竟,諸皇子在宮中,宮禁森嚴,出入不易,皇后執掌宮禁,可以隨意出入。對諸皇子限制太大了。一旦出宮,蛟龍出海,誰能複製之?”
四皇子劉祐義說道:“如此說來,這還是一件好事?”
齊伯仁說道:“好事說不上,僅僅是利弊參半。畢竟長孫獨居宮中,或許他日就是太孫了。對於這一弊一利,臣有兩策應之。”
齊伯仁說話很精準,雖然外面有很多人稱呼皇長孫劉以成為太孫。但是在齊伯仁這裡,只能是長孫。
四皇子說道:“齊兄請言之。”
齊伯仁說道:“一策,就是拉攏諸王以對長孫。”
“秦失其鹿,天下逐之,高材捷足者先得。而今誰為高材捷足者,長孫也。殿下當務之急,應該是不能讓皇長孫成為太孫,雖名分早定,勝負未分。到時候畢竟落了後手。這樣的擔憂,不僅僅是殿下,其他皇子也有。故而,連橫以抗之。以本朝制度,諸位皇子出宮。都應該授官,令宗室羅列朝廷內外,譬如星辰,拱衛王室。而今皇后僅僅提放諸位皇子出宮,根本沒有說授官之事。殿下可為諸位皇子發聲。收諸位皇子之心。畢竟不是任何一位皇子都是有望寶座。殿下也可從其中擇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