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暉兄!”
“廷暉兄!”
看到黃廷暉的身影之後,陸陸續續有人朝著黃廷暉所在的方向走了過來。
這些人與黃廷暉大多是有些交情之人,大多數讀書人是出自瑞安縣。
海匪禍亂整個瑞安縣的時候,若非黃廷暉出手的話,遭的劫可就大了去了。
故而瑞安縣城的那些士子們,多多少少受了黃廷暉的恩惠。
如今看到黃廷暉金榜題名,成為院試案首。
他們自然是忙不迭就跑過來祝賀黃廷暉。
至於其他士子與黃廷暉也是有一面之緣的,其中有一部分士子便是在瑞安縣與黃廷暉比試之後敗北計程車子。
而這些士子也算是信守承諾之人,他們也不遺餘力的在為黃廷暉揚名。
“哈哈哈,廷暉兄,當日瑞安縣相遇,我等便認為廷暉兄絕對是那人中龍鳳般的人物。”
“如今一看,可不是這般人物?”
“我等學藝不精,輸給院試案首,也沒什麼丟人的!”
其中一人在瑞安縣時,與黃廷暉較量過棋藝。
他深知黃廷暉棋力之恐怖,也知道黃廷暉絕非凡人。
如今看到黃廷暉為院試案首之後,他立馬就站出來恭賀黃廷暉。
“廷暉兄!”
“噢噢,不,現在應該說是秀才公了!”
“往後我等可要提攜互進,在鄉試之中大放異彩啊!”
說話那書生早已經透過了院試,成為了一名秀才。
不過近幾年來,他一直是在鄉試之中折戟。
如今看來,是要與黃廷暉一起趕赴鄉試的節奏了。
“哈哈哈……”
“哈哈哈……”
言罷,眾書生都是哈哈大笑了起來。
黃廷暉也是笑著與眾人拱了拱手。
能夠透過院試,成功進階為秀才。
已經是達到了黃廷暉的目標了。
至於什麼案首不案首的,都不過是一些虛名罷了。
在黃廷暉看來,只有最後殿試之中奪魁,或許才是最有用的。
至於案首、解元、會元什麼的,對自己的幫助性並不是特別大。
而成為了秀才,黃廷暉也算是正式朝著士大夫階層開始轉變。
所謂秀才就是古代選拔官吏的科目。
亦曾作為學校生員的專稱。
大漢武皇帝改革選官制度,令地方官府考察和推舉人才,即為察舉。
楊朝始行科舉制,設秀才科。
李朝初期沿置此科,及第者稱秀才。
後廢秀才科,秀才遂作為一般讀書人的泛稱。
到了前朝,秀才為士子和應舉者的統稱。
不過到了大盛朝之後,只有在透過了縣試、府試、院試之後,才能被稱之為“秀才”。
秀才的群體之中也分為三等,分別為廩膳生、增廣生、附生。
其中成績最好的叫廩膳生,國家按月給他們發放糧食,讓他們能夠安心讀書。
成績其次的叫增廣生,增廣生沒有吃國家公糧的資格,但有可能作為“替補隊員”,升到廩膳生的行列。
附生是指剛入學的秀才。
其中作為廩生的秀才是有名額,府、州、縣大概是40、30、20個。
黃廷暉此番奪得院試案首,也就是第一名。
他當然是也就擁有了廩生的資格。
也就是說,從此以後黃廷暉便成為了公費學生。
吃著朝廷發放下來的補貼準備接下來的科舉考試,豈不美哉?
也難怪那麼多讀書人削尖了腦袋,也在想著如何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