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望能把長沙城守住,那這個孤兒就是他的了。到時再使些手段,扶植一些親信將兵權握在手中,未必不能東山再起,再不濟也能讓清廷對孫可望刮目相看,委以重任,而不是如現在這般不被待見,是個官都能來踩一腳。
聽了吳逢知這番話,孫可望大為動心,守城的信心不再動搖。他不擔心尤太中這個知府會困住自己,他只擔心太平軍會給他多少時間讓他整合城中力量。
。。。。。。。。。。。
尤太中昏頭昏腦的回到了知府衙門,一幫官屬立時圍了上來,你一句我一句的詢問孫可望和軍營那邊情形,尤太中不勝其煩,把人都趕了出去,自個到書房又提筆寫信。
石琳沒到任前,尤太中不知往武昌、南昌、安慶、江寧、京師發去了多少份求援信,每封信都是寫得情真辭切,感人肺腑,可是,結果卻都是石沉大海,沒有半點效果。好不容易盼來了新任巡撫大人和他帶來的2000精銳漢軍,結果轉眼就葬送了。
尤太中真是欲哭無淚,他不知道太平軍現在到哪了,也不知道孫可望是否真心願意替他來守長沙,萬一這位義王再拍拍屁股跑了,那他尤知府可就得和長沙城同殉了。
不行,我活不了,你孫可望也別想活!
尤太中突然一咬牙,扔下毛筆,招來親信部下,命他們帶人看著孫可望的義王府,要是發現孫可望要跑,那便立馬把他抓了。
尤太中可是真冤枉了孫可望,他雖對守住長沙沒有多少信心,但卻從來沒有想過逃跑。因為他很清楚,自己不管跑到哪裡,處境都不會比在長沙要好。更何況吳逢知告訴他長沙城雖然兇險,可要是他能守住,卻是個機遇,一個千載難得的機遇,因此這會孫可望正和部屬們商議如何守城的事。
然而就在此時,長沙城中卻大亂起來,原因是有人在城中喊叫說太平寇殺來了。
因為太平軍第十五鎮前身東進支隊在寶慶四府的燒殺搶掠,長沙城內的百姓無疑將太平軍視作了洪水猛獸,看成比大清。真滿州大兵還要可怕的存在,所以一聽太平寇打進城了,百姓們頓時嚇得魂都飛了。那幫逃回來的綠營敗兵也是一下個哆嗦起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幾乎眨間的功夫,早就是驚弓之鳥的敗兵們從軍營中奔出,慌不擇路的就往外跑。他們膽小不假,可他們卻聰明的很,知道太平寇真要進了城,首先完蛋的就是軍營和他們這些吃大清皇糧的兵!
孫可望帶人趕出來時,長沙城已經是秩序大亂,尤太中手下的兵丁和團勇根本彈壓不了。城中到處都是哭喊尖叫聲,誰也不知道太平軍到底有沒有進城,孫可望擔心是不是太平軍使了細作進城散佈流言,好讓城中大亂,他們好趁亂得手,於是他立即帶著部屬趕到城門,只要城門沒有丟,城中再怎麼亂都能壓下去;城門要是丟了,那就一切全完了。
一路縱馬疾奔,也不知撞倒了多少百姓,結果當孫可望趕到城門時,卻看到城門已經洞開,一群身穿赤紅軍服的太平軍已經進了城。
“那人就是孫可望!”
張勇手下一名曾在孫可望駕前軍當過兵的小旗看到突然出現的孫可望,先是一愣,隨後就驚喜的叫了起來。
“那人就是孫可望?!”
張勇大喜過望,當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未完待續。)
第七百三十五章 下武昌,奪安慶,功可封侯
府河港,清洞庭湖水師營地,一隊騎兵急馳而至,營前警戒的清兵立即敲響銅鑼示警。營門值守清兵張弓的張弓,拔刀的拔刀,數十挨牌手慌慌張張跑出堵在營門前。聞報有警的水師總兵鍾科和其副將羅超帶著親兵趕到。
“籲!”
那隊騎兵近至營門弓箭射程外止住了戰馬,馬上騎兵從馬上紛